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网站导航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财经要闻 >> 宏观 >> 浏览文章

民间PMI显示成品库存达历史高点

2012-9-5 6:32:19东方财富 【字体:

  中国经济坏消息不断。继9月1日公布的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创出9个月新低,9月3日公布的民间PMI同样创出新低——41个月新低。

  PMI是一个宏观经济先行指标,如果高于50说明经济处于扩张态势,反之说明经济处于萎缩态势。区别于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每月1日发布的制造业PMI数据,汇丰中国制造业PMI被称为“民间PMI”。汇丰昨日公布,8月汇丰PMI终值仅47.6.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两个PMI数据出炉,越来越多的市场人士似乎逐渐看清了中国经济细节之处的问题——企业存货太多,经济见底可能远比预想的更晚。

  不过,在充满凉意的制造业PMI包围下,国家统计局与物流与采购联合会9月3日公布的中国8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市场带了一丝暖意。数据显示,8月份非制造业数据为56.3,较7月上涨0.7,持续位于50的荣枯线以上。

  “8月份,商务活动指数高位回升,反映出非制造业经济对稳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加显现。”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表示。

  出口继续低迷

  区别于官方PMI,汇丰PMI因其调查的对象是中小企业,因此往往更受市场关注。

  9月3日汇丰中国公布数据显示,8月份汇丰PMI终值为47.6,这一数字较7月份终值下降了1.7,创下了2009年3月以来的最低水准,并连续10个月位于50的荣枯线以下。

  看分项数据,由于外部市场需求疲软及随之而来的制造业企业压缩用工,8月新出口订单和就业分项指数同时跌至41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这和此前初值数据公布时显示的情况一样(详见东方早报8月24日A38版),即主要是出口下滑拖累了中国经济。

  “在全球经济愈发困难之际,中国出口业者面临压力也日益增大。”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称。

  屈宏斌指出,8月终值验证中国制造业面临愈发沉重的下行压力,中国政府必须加快政策放松以稳增长,并促进就业。

  从可以看出通胀形势的指标来看,倒是一片乐观。

  受原料价格下滑影响,制造业者8月投入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双双下滑,均为连续第4个月位于50下方,且创下41个月以来最大降幅。其中,有近22%的受访厂商下调产品价格,原因普遍是平均成本下降。而新业务竞争加剧也是原因之一。

  汇丰中国昨日没有提供更为详细的数据。从已有评论看,大部分专家都认为,结合两个PMI数据已足见中国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之重。

  “国内需求比想象的差”

  值得关注的是,早报记者注意到,在分析本月PMI数据时,更多的专家都将目光放到了库存指标上。

  汇丰PMI分项数据显示,成品库存指数已创下2004年4月汇丰PMI数据调查开始以来的最高值。与此同时,制造业采购量连续第4个月出现下降,采购库存亦随之下降,并创下5月份以来最大降幅。

  “这说明目前的产品积压非常严重。国内需求可能比想象得要差。”一位接受早报记者采访的经济分析师直言。

  而事实上,早在9月1日官方PMI数据发布时,各方就已经把焦点放到了库存指标上。

  官方PMI数据显示,成品库存在8月上升了0.2个百分点,至48.2,但原材料库存则大幅回落3.4个百分点至45.1,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分析师刘利刚称,这一方面表明企业东西卖不动,另一方面表明企业由于需求不足,仍然不愿意购入大量的原料,经济形势要比预想的难。

  “由于多项数据显示中国经济的增长势头正在明显减速,我们也因此认为,中国的两次降息以及大规模通过逆回购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的尝试,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效果。”刘利刚说,由于已经错过了较好的政策时间窗口,第三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可能低于第二季度,我们也因此调低中国2012年的经济增长预测至7.8%,此前为8.2%。

  广发证券研究发展中心首席债券分析师徐寒飞也有类似的观点。

  徐寒飞在接受财新网采访时分析称,在需求偏弱的情况下,8月份产成品库存反弹了0.3个百分点(编注:此处应是环比数据),而且可以看到这一环比的上升是反季节性的。

  徐寒飞说,目前绝对水平仍然保持在2005年以来的高位。库存调整偏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可能是产能过剩导致企业在生产层面的调整缺乏弹性(企业需要维持一定的产量),而需求偏弱局面并未有明显的改善。在大规模产能调整未发生之前,预计去库存的周期很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正常时期的去库存持续时间在1-2季度).

  “行业产能过剩导致企业生产弹性调整不足,去库存的过程被延长,而未来可能的再次去库存风险对经济环比恢复有抑制作用,从而会相应拉长经济的底部,经济增长反弹的时间点也会被推迟。”徐寒飞说。

  当然,市场也有不同的观点。

  中采联在发布官方PMI数据时曾根据产品库存数据微幅反弹得出结论,可能去库存化已经接近尾声。而交银国际发布的一份报告也认为,从历史经验来看,最近几年的去库存周期最长也就是一年,当前去库存周期开始于去年10月份,因此目前这轮去库存似乎已接近完成。

  不能忽视改革

  不管关于库存之争的结论如何,专家们似乎大都认同眼下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很大。而让人无奈的是,针对目前的经济困局,似乎并没有“特效药”。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钢铁行业为例,目前产能过剩状况严重并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国内无需求,这主要是是由于上一轮财政刺激政策留下的结构隐患。”

  海通证券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也认为,从目前的高库存情况来看,“去库存过程不能如期完成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经济已经遭遇了增长瓶颈,结构性问题凸显,经济增速走L形的可能性加大,靠传统刺激经济的手段已不管用,必须通过深层次的改革来解决各个层面的矛盾,以时间换空间,赢得改革红利。”

  李迅雷认为,决策层面已经认识到了目前经济中所存在的问题,因此不太可能再贸然推出大规模刺激计划。与此同时,在目前背景下,降存准和降息对经济刺激作用也不可能太大。

  人民日报9月3日曾发表一篇评论文章,敦促政府部门抓住时机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并进一步加强政策储备。分析人士指出,这暗示政府可能并不急于在近期采取大力度的宽松货币政策或扩张性财政政策,来促进经济增长。

  新华社昨晚的一篇述评则援引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的话说,“及时预调微调当然很重要,但政策的长远调整和变革不能忽视。”连平认为,本轮经济放缓是中长期增速回落与短期冲击综合影响的结果,因而在关注短期增长的同时,政策必须考虑中长期发展问题。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