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经济逐渐回暖、美联储可能提前退出量化宽松政策、欧债危机阴云并未散去等因素下,跨境资金的行踪变得扑朔迷离。在央行日前召开的货币政策委员会2013年一季度例会中,央行再次表示要关注国际资本流动的变化。无独有偶,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简称“外管局”)近日也警示跨境资本流动波动风险。防范“热钱”冲击目前已成为监管层的重要任务。
央行货币政策例会强调,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最新动向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变化。而外管局近日发布的《2012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也指出,国内外经济复苏出现反复、发达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转向、主权债务问题恶化或地缘政治冲突激化等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将加剧我国跨境资本流动波动,甚至不排除引发阶段性的资本集中流出。
分析人士认为,央行和外管局同时提到跨境资金的问题,或许也与近期人民币创下新高不无关系。在发达国家货币宽松、国内经济逐渐企稳的背景下,部分跨境资本已经趁机进入我国市场。4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即期汇率连续创出新高,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已突破6.2关口。据统计,今年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幅度达0.3%,超过去年全年0.25%的升值幅度。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研究总监刘利刚表示,1月外汇占款增长6837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全年新增的外汇占款总量还要高。大幅增加的出口和外汇占款,可能表明部分热钱通过贸易渠道流入中国境内,以获取中国境内较高的利差,并投入不断上升的股票和房地产市场。在这样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随之显现。
另一方面,跨境资金流动方向发生逆转的风险也不容忽视。有市场人士认为,美联储可能在美国就业率完全好转之前就逐步缩小量化宽松措施规模,甚至可能提前退出宽松政策。一旦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则有可能出现大量资本快速回流美国,从而对我国市场造成一定冲击。
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我国面临的资本流动态势异常复杂,针对跨境资金的治理要分为两个方面,对于违规流动的资金,监管层应当加强监测,检查重点企业的结售汇行为是否存在异常,对违规企业、个人进行处罚;对于贸易顺差、外商投资等形成的合规的国际资本流动,则会体现在外汇占款数据上,央行可根据综合运用逆回购、正回购、存款准备金率等各种流动性管理工具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减少跨境资本波动对我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