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投资资讯 >> 风险投资 >> 浏览文章

创投企业死守估值吓跑PE害自己 理性一点比较好

2012-11-10 7:03:05第一财经日报 【字体:

    如果不是在最后时刻敲定了融资,牛梓军(化名)说自己的企业说不定就倒在这个冬天了。谈及近一年的融资经历,牛梓军颇有些后悔。“晚走一步棋对企业的伤害真的很大。”他感慨道。

    他向记者回忆,这家在两年前由他一手创立的互联网企业,凭借着自己以前在业内积累的渠道资源,创立初期倒也做得风生水起。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有投资人来找牛梓军谈投资的相关事宜,当时自认为口袋里现金充足的他并没有把投资人放在眼里,在谈了不下50家投资机构后,并没有达成一致的结果。“我桌上投资人的名片叠得都有一本词典那么厚了,但当时我只是觉得企业做得不错,一直坚持自己的估值不肯松口,没想到这么一坚持也就错过了最佳的融资时间。”

    在这个冬天,其实像牛梓军这般仍抱着高估值梦不放的企业不在少数。凯旋创投创始管理合伙人周志雄在不久前举行的Chinaventure投资年会上提及,从去年到今年看的很多案子其实企业成长性都不错,但是在融资的策略上出现问题,企业就变得很难做。

    “在这个融资的冬天里,如果一家互联网企业还没有挣钱,还想靠所谓的规模去融资的话,已经基本上没戏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投资人直言不讳地说, “目前是一年的第四季度,这不是融资的好时间,如果企业在此时怠于求钱,必须在这个季度启动的话,希望还是更理性一点比较好。”

    机构拉长投资时间

    牛梓军的融资故事还没有讲完。随着今年同行纷纷追赶上来,牛梓军急于投入大量的资金扩充渠道,但由于整个投资环境趋冷,投资人对于互联网行业更是颇有些忌惮,牛梓军感觉自己一下子从“甲方”的身份转换到了“乙方”,先前的谈判优势荡然无存,与投资人接触了近半年的时间竟然没有融到一分钱。更糟糕的是企业的自有资金已开始吃紧,不得已他裁掉了一部分员工,甚至最艰难的时候陷入连工资都发不出的困境。

    “无奈之下企业的估值只能一降再降,才总算是找到了‘救命钱’。”牛梓军说。然而这点资金对于身处寒冬中的牛梓军以及他的企业而言,也只够勉强应付现在的窘境。

    “企业怎么去融资是很重要的问题,如果一个相对早期的公司,过早地强调估值,融的资金又不够,那实际上会把你自己憋死的。”周志雄说。

    现在想来,让牛梓军作出错误决策的另一个原因是他没有预估到今年投资机构大幅度的投资缩水。虽然说最坏的时候也是投资最好的时候,但对于大多数投资机构来说未必能言出必行。相反,大幅度地缩减投资项目的数量则成为了他们几乎一致的行动。

    根据Chinaventure董事长陈颉提供的数据,2011年中国VC/PE市场总共投资案例在1400个左右,今年截止到目前则仅有400个投资案例。

    德同资本创始主管合伙人田立新坦陈,今年的投资数量较去年有所减少。但他也补充说明,这并非是有意为之。“每个项目在通过我们内部的评估体系时,一旦在某个评估环节卡住,比如说企业估值太高,它就会直接通不过被否决了,这种投资量的减少也是市场逼迫的结果。”

    此外,与投资缩水成反比例的则是投资机构考察项目的时间周期被拉长。建银国际财富总经理许小林说,不管多理性的机构,在去年实际上都面临了抢项目的问题,一个项目可能在一个月之内都要做完所有的决策,尽职调查最快很可能只有一两周的时间,但是今年又恢复到之前花三四个月做一个项目。春华资本合伙人廉洁则表示其过去投的几个项目,平均尽职调查时间是在6个月以上。

    抬高价值门槛

    “我们现在的投资确实比较谨慎了,不像去年大家抢项目比较多,今年真正找一个项目,谈判时间也会比较长。”九鼎投资合伙人温俊峰称。

    按照这样的节奏,如果企业等到没米下锅再去找投资机构的话,起码要耽误3~6个月的时间。而且不仅如此,投资机构对于被投企业的标准也在无形中被抬高了。

    温俊峰确认,今年在投资项目方面对拟投企业的价值判断、最终评审的反复研究以及单个项目的投资金额、投资比例等方面跟去年相比都在趋紧。

    同伟创业董事总经理马卫国也有类似的考虑。“今年我们的总体策略就是淡化IPO,更专注于对企业价值的挖掘,我们认为在这个行业低迷的时候,也是考验一个企业它的市场竞争力的一个很好的机会。”

    北极光创投创始人邓锋直言,这次的资本冬天与之前有所不同,虽然募资数额在大幅度下滑,但还是有不少投资人的手上有充足的资金,而且投资标准也在提高,包括对创新的要求、对企业建立竞争壁垒的要求、对团队的要求、对估值的要求等。“我觉得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你要真的是好企业,一定在这个时候是能找到融资的,而且甚至也会有投资机构来抢。”他说。

    吃一堑长一智,差一点“死掉”的这次融资经历,让牛梓军也学到了不少。上一次的融资经历虽然最终让他保住了企业,但如果要成为投资人眼中的好企业,他意识到已经因为之前的失误被拉开了差距,在筹划新一轮融资之前,牛梓军把焦点聚集在了企业的本源上。

    “现在回想起来,如果是早期的企业,太过强调自己的股权有多少,估值能高到多少,其实在耽误很多时间的同时也会失去很多机会,因为竞争对手早就赶到前头去了。”牛梓军说,“之前之所以能吸引到投资人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企业本身,对于创业企业而言,最重要的应是企业的产品,当产品足够好的时候,不担心没有投资人。”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