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装行业持续低迷的形势下,户外服装作为中国服装(000902)市场的新兴力量,成长势头日渐攀升。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户外产品市场规模从2000年的0.6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110亿元,十年间复合增长率已超过40%。
然而,户外服装品牌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并没有十分突出。清科研究中心提供的投资数据显示,从2008年至今,户外服装市场仅发生6起投资案例,2010年与2012两年更是表现平平,分别仅有一家企业获投资。
“户外产业快速成长,其未来发展潜力将会成为PE的关注热点,”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王艺璇对户外行业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
市场高速扩容
随着居民消费不断升级、旅游及户外生活意识逐步增强,消费市场对户外产品的需求也在随之提高,户外产品成为服装行业潜力较大的细分领域之一,受到市场普遍关注。
研究报告指出,2000-2010年我国户外用品行业市场零售总额实现了年均47.33%的高速增长,其中,2007-2010年国内户外行业市场零售总额年复合增长率为42.7%,未来户外行业仍将继续保持良好的高增长态势。
“户外这块市场阵容真的愈发强大了,除吸引阿迪等体育品牌纷纷踏足外,近日竟发现一直标榜为互联网时尚品牌的凡客诚品(VANCL)也开始做冲锋衣了。”一位热衷网购的80后某传媒企业白领和中国证券报记者交流时说道。
无独有偶,10月24日,Li-Ning Adventure(李宁探索)品牌首家直营店铺——李宁中心园区旗舰店盛装开幕,这意味着李宁正式跨出了进军户外市场的第一步。
据介绍,其实李宁布局户外产业的决心由来已久。2005年李宁曾用一纸50年合约,拿下法国户外品牌Aigle,并成立艾高(中国)户外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负责在中国生产、市场推广及销售Aigle品牌的专营户外运动及休闲服装和鞋类产品。
随着人们对户外品牌的逐步接受,内外资品牌均呈现爆发增长之势。显示,The North Face(乐斯菲斯)2009年9月在华门店数量为292家,截至目前已近500家。美国户外品牌哥伦比亚,3年前在华门店数量约300家左右,今年上半年门店数已超过600家。探路者的增速更为明显,公司2006年末门店数量为186家,今年上半年总门店数已达到1226家,年均新开189家门店。
而在盈利方面,内外资品牌在华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哥伦比亚称,今年上半年以中国为代表的亚太地区的增长势头最为明显。探路者自2009年上市以来,业绩取得了飞速增长,其中2011年净利润几乎同比翻番。
户外用品资深从业人士乐观表示,“国内户外市场正在复制体育品牌近十年的黄金轨迹。”
VC/PE投资较少
清科研究中心分析报告显示,2008年三夫户外与探路者两家企业获投资,之后探路者于2009年在深交所成功上市。2011年,M360、三夫户外、康尔健野三家企业获得投资,成为近几年户外品牌里发生案例数最多的一年。此外,在2010与2012两年分别仅有一家企业获投资。
户外产业投资情况不突出需要归结两方面原因:首先,户外产品实属小众市场,受众仅为爱好户外运动者,同时不排除中国消费者对户外运动的认知度仍有欠缺,因此对户外用品没有标准要求,导致需求量不旺盛;其次,国内户外产业本身处于初期成长阶段,品牌数量并不多,资本市场对其缺少可选择性及关注度。清科研究中心分析认为,户外产业快速成长,其未来发展潜力将会成为行业的关注热点,可以推断,户外产业将会迎来新的发展趋势。
东海证券分析师张先萍认为,相比于传统休闲服装和体育时尚用品,户外用品更强调功能性,在产品功能设计、所选用的面料上科技含量更高。户外用品的设计不仅仅局限于产品的功能性,对外观和时尚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这使得户外用品也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成为日常消费的一种。
清科研究中心认为,探路者作为第一家上市的户外产品公司,为中国本土户外产品公司做出了领头的作用,未来将会有更多企业陆续上市的可能性。
目前国内从事户外用品品牌的上市公司仅探路者和嘉麟杰(002486)两家,但已有不低于10家公司正在筹划上市,其中三夫户外已经在证监会发布的IPO申报企业名单中。
探路者在招股书中曾将哥伦比亚、乐斯菲斯及奥索卡3家外资品牌列为主要的竞争对手,但仅仅3年间,国内品牌以明显快于外资品牌的速度迅速扩张,探路者面临的竞争对手愈加多起来。三夫户外在2009年销售额即达到18亿元,目前门店数量超过30家且拥有自己的户外俱乐部。
“当然,探路者成功上市,为其他户外产品企业做出率先示范。”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王艺璇认为,首先,探路者在经历上市过程之后,经营管理、渠道营销等运营环节都得以规范化及合理化,对未上市或有上市计划的企业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价值;其次,探路者的成功上市提高了对户外产业的关注度,对其未来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最后,吸引资本市场对其资金投入,帮助企业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