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2月3日),两则关于IPO的消息引发了市场各方的广泛关注。一个是今年内或将没有新股发行,另一个则是监管层透露了下一步新股发行改革的六条思路。尤其是后一条消息谈及新股发行将逐步淡化对盈利能力判断等内容,更是引起了各方的热议。
IPO下一步改革思路曝光
网下发行比例增加、限售期被取消、个人投资者参与询价……今年以来,新股发行步入新时代,不过证监会依旧多次表态要进一步推进改革。作为资本市场上最受关注的一个领域,新股发行改革的方向自然就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近日,保荐代表人培训班上透露出的信息成为市场各方热议的话题。
多家媒体报道称,在11月30日举行的保荐代表人培训班上,监管人士对市场关注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问题专门作出讲解,并透露了下一步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六条思路。一是进一步提高信息披露水平,逐步淡化对盈利能力判断,将审核重点转移到信息披露质量、风险提示充分性上来;二是研究进一步改善发行条件,健全新兴业态和商业模式企业信息披露制度和市场准入安排;三是做好投资者风险教育和揭示,多管齐下抑制“打新”、“炒新”;进一步提高发行审核透明度;加大对各类失信和违法违规行为惩治力度以及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完善定价约束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自浙江世宝(002703,收盘价11.60元)在11月2日上市并遭空前爆炒后,A股市场迎来了2009年IPO重启以来最长的新股发行“空窗期”。虽然此前证监会多次公开澄清,但是在市场各方的眼中,新股发行已经陷入停滞。昨日更有传闻称,在2012年剩下不到1个月的时间中,将不会有新股发行或者上市。
淡化盈利判断引热议
“逐步淡化对盈利能力判断,难道是说公司上市业绩门槛将会降低?”在刚刚曝光的新股发行改革思路中,涉及盈利能力的问题立刻引起热议。作为中小投资者,更多的则是表达出了担忧。
实际上,投资者对于拟上市公司业绩的担忧也在情理之中。今年以来新股业绩频频变脸,并一度成为引发股价暴跌的黑手。以创业板为例,在今年前三季度,有超过150家创业板公司出现了业绩下滑,约占创业板公司数的四成,向日葵(300111,收盘价5.04元)、国联水产(300094,收盘价4.53元)等10余家公司更是出现了亏损。在业绩压力之下,创业板指数近期连创历史新低,从当初的千点登场,到昨日收盘已经跌破600点关口。
“良好的业绩依旧是上市的必要条件”。一位大型券商投行高层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淡化对盈利能力的判断并不意味着不重视业绩,而是除了业绩外,强调信息披露水平、风险提示等问题。
这位人士表示,此前一些公司为了获得更高的发行价格和更多的融资金额,在上市前全力粉饰业绩,招股书俨然成了企业的宣传册。但是在上市后,当初粉饰业绩的“后遗症”逐渐显现,各种负面因素也接踵而来,直接导致业绩下滑。相比之前,国外一些案例就值得借鉴,最典型的就是Facebook在招股说明书中,详列了多达35个重要风险。
对于年内可能没有新股发行的传闻,上述投行高层表示“很有可能”。因为从发行周期来算,过会公司从正式宣布招股到最终上市,一般需要一个月多的时间,而近期还没有公司披露发行公告,除非是监管层开辟“绿色通道”,才能实现年内上市。不过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种开“绿色通道”的可能性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