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该嘉宾发言实录:
大家好,我来自于德丰杰公司,我们专注清洁技术,我们99年进入中国,有美元基金有人民币基金,整个管理规模10个亿人民币,我们投资重点围绕着能源新料以及TMT的高科技领域,我们投资阶段成长早期,我们不会投资一些亏损的企业,只要长期看好这家公司,也非常希望跟大家找到更多的合作机会。
其实我本人作为一个投资人来说,开个玩笑我们还是找能够持续的比较稳定增长的机会。中国来讲无非我们看成两大类,第一类靠政府政策迅速推动的增长机会,在过去几年可以从光伏里面看到,这个产业来的快去的快。
有一些政府政策补贴的推动,但是本身增长的动力还是来自于市场本身,它成长的速度比较慢,但是成长起来比较健康。比如说变频器行业,其实对投资人来讲都是有不同的要求。对第二类投资者来讲需要实践比较好的把握,什么时候进什么时候出,比较考验人的技术活。需要我们对企业本身长期持续的竞争力有一个把握,在将来行业放缓的时候能够增长。
从整个中国目前的经济结构来讲我们还是不可避讳的,我们是一个能源消耗的大国,怎么在传统能源的开源上,这是绕不开的话题,也不需要任何政府的补贴都需要做的事情。我们对于一些传统的,石油开采,游戏开采,高端技术的进口替代,以及比较适合中国的贫油环境的增产技术,我们都非常的感兴趣。怎么去更加高效清洁的用好传统能源是我们非常感兴趣的领域。包括我们汽车里面怎么降低排放的技术,在工业领域怎么让这个能效更高。公司和产品会比较顺应中国市场大的趋势。
回到环保问题,现在是当务之急,整个中国的技术比起国外太过薄弱,看欧美他们当时也遇到同样的问题,我们今天讲雾霾天,美国加州也是,没有人重视,结果死了很多人,现在变成全世界环保非常高的城市。我们对国内也是面临同样的机会,怎么去解决,环保行业是检测先行,我蛮看好检测行业,有了检测才有可衡量的目标,才有可考核的目标。
怎么解决环保问题,从空气从水从土壤,十一五期间,这一块投入有很大的增长,已经成气侯了,已经形成一定格局的,行业里面的龙头企业,更高速的成长,成为全球比较具有优势的大公司。
围绕企业来讲,其实这些企业相对来说会面临比较大的一些挑战和困难,一个是大的用户端。另外一方面受制于整个金融知识比较薄弱,这一块服务没有完全发展起来。我们看到很多好的技术,为什么中国推不开,60%美国用了,而我们中国只有5%用,这里面有很多具体的环节,整个产业链生态链需要打通,对这些机会保持乐观,看怎么样的一个推动力,怎么样去解决这样的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