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投资资讯 >> 私募投资 >> 浏览文章

华澳资本创始合伙人詹川 经济下行中PE如何投资

2012-9-5 6:46:30中国网 【字体:

    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继续恶化。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8%,其中二度增长7.6%,这是时隔3年后经济增长速度再一次回到8%以下,也是去年以来连续6个季度经济增速回落。

    原先拖动中国经济增长的3驾马车——投资、出口和消费都面临严峻挑战。CPI和PPI相继回落到低点;受欧债危机走向长期化等影响,中国出口增速放缓,同时消费增长乏力,整体宏观经济面临较大的挑战,房地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已经不复存在,地方政府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难以为继。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经济正处于长期下行通道中,严冬远没过去!

    PE投资机构如何在经济下行通道过程中寻找和把握优秀的投资机会,如何在融资投资双重疲软的态势下确立PE行业优势地位甚至实现“弯道超车”正渐渐成为时下PE投资合伙人们的最炙手可热的话题。现在是最坏的时候也是最好的时候,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的确,在这近一年低迷的经济环境中,仍就有那么一些投资机构通过灵活的投资策略以及其“独门绝技"独步PE江湖,在低迷的市场下仍然能够获得较好的投资收益。与其他的投资机构相比,仅仅是因为他们先于别的投资机构打造了一支基于行业价值挖掘的投资管理团队,还是应验了那句老话——“任何时候,市场并不缺少好项目,缺乏的是发现好项目的团队”?

    在深圳这座中国本土创投最为繁荣的城市就有不少本土创投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给投资人创造了超预期的收益。深圳华澳资本就是其中一家,该机构曾入围ChinaVenture最具潜力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TOP10。近日记者对话其创始合伙人詹川,就当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一些热点问题做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做“小而美”的投资者

    问:詹总,您能先为我们介绍下华澳资本发展历史和特点?

    答:开句玩笑,“可以说我们整个团队算是旧酒装新瓶”,华澳资本的核心管理团队基本上是国内第一拨本土创业投资从业人员,中国的第一只合伙制PE“南海成长”就是我们团队的核心成员和深圳的另一家创投同创伟业联合设计发起并管理的。我们在2009年底引入中国风险投资有限公司、ABS Ventures等法人机构成立了华澳资本,一个以核心管理团队控股并更能体现核心团队价值的新基金管理平台;目前华澳资本管理着华澳(深圳)成长基金、华澳(中山)成长基金、华澳新材料基金、华澳(西部)股权投资基金、华为-华澳专利技术专项基金等五支基金,基金管理规模有十几亿人民币。

   说到华澳资本特点,一句话我们就是小而精,小而专,小而高。俗话说“船小好掉头”我们早在去年上半年就适时的调整投资策略,建立了专业化的行业投资团队,目前我们的先进制造业、生物医药、互联网及大消费投资团队已基本打造完成,现在看来算是国内转型比较早比较快的,今年虽然国内的整体经济不好,而且PE投资越来越困难的当下,我们的投资项目表现还是不错的。

    问:我们注意到去年清科选出的PE十佳投资案例维尔利(300190),华澳也投了,能不能给我们谈谈华澳基金整体的表现?

    答:截止2012年8月华澳资本管理下的基金一共投资了30个左右的项目,目前已经上市(300190,300264)两家,会里排队四家,计划今年底报会项目10家。2009年底发起设立的深圳华澳基金一共投资了15项目,维尔利就是这只基金投的,目前深圳华澳已有两个项目维尔利300190和佳创视迅300264上市,一个项目宁夏德泓纺织去年溢价40%转让,这三个项目的收益深圳华澳基金基本已经保本了,可以说深圳华澳基金整体收益保守估计三倍以上。由于我们早在去年上半年适时的调整了投资策略,重新确立了三大投资方向,今年我们其他基金所投的项目整体表现还不错,在健康产业方面我们投资的新产业生物、康泰生物、上海新旭发业绩都逆势大幅增长,在先进制造业领域我们投资的众为兴、海川智能与去年上半年相比同比增长40%以上,在互联网及大消费领域,我们投资的金塔集团、好家庭体育业绩都不错,移动互联网项目深圳名游网络在投资后三个月的时间收入已经增长了五六倍。

    锁定生物医药、先进制造和互联网以及大消费领域

    让投资团队脱离“全民PE”的狂欢氛围

    问:华澳资本的投资策略是什么?

    答:华澳资本在2010年就对经济下行的趋势做出了预测和准备,这也是为什么华澳资本能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还能持续增长,投资表现在同类中出类拔萃的根本原因之一。

    在经历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国内经济迎来了新一波增长期,同时由于创业板的推出,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创业板“造富”的功能,纷纷进入投资行业,形成了“全民PE”的态势,但是物极必反,经济的高速增长不可能是长期持续的,都有自己的周期,在越来越多热钱进入一个行业的时候,说明这个行业离“冬天”不远了。在当时,每个月上百家新的投资机构成立,大量资金进入企业,这是之前难以想象的,这么多的投资机构面对数目一定的投资目标,就只能比拼价格,争先恐后的争抢项目,而尽职调查做得很少,甚至有些不做尽职调查,进入了一种“行业狂欢”的阶段。不少企业的估值被抬到名不副实的高度,PE值达到20倍,甚至更高都有人争先恐后的接盘,当然,当时大家的预期也是一旦企业上市,能够获得60,70倍的估值,甚至过100倍,因而这也是相当可观的投资回报。这种情况是严重违背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当时不少投资机构到处烧钱,而企业也在此环境中,不顾现实情况的吸纳资金,到头来双方都是输家。

    华澳资本其实在2010年初,内部讨论时就对这种盲目投资的风气不看好,不是说企业不能有20倍以上的估值,而是在没有做好尽职调查,也没有确立自身投资策略的情况下,盲目投资,争抢项目,抬高价格,这种一种异常浮躁的氛围。华澳本着为LP负责的态度,没有头脑发热扎进去拼价格抢项目,而是调整了自己的投资策略,定位为寻找抗周期特性的行业和配合人口红利消退的行业,确定了以下3个精细化的投资方向:第一是基于人类需求的生物医药行业;第二是对抗人口红利消失的先进制造业,第三是基于智能终端普及下移动互联网投资机会和基于消费升级下的大消费行业。

    确定了这3个行业后,我们开始逐渐收缩其他的投资方向,并且着力培养吸收这3个方向的专业人才,让华澳的投资团队能脱离“全民狂欢”的氛围,采用谨慎和怀疑的眼光寻找和分析企业和行业内在的成长逻辑。

    判断企业的成长性和成长空间是最重要标准

    问:华澳资本针对于这三大方向具体的投资原则是什么呢?
    答:华澳资本有“3W”原则。不管是什么样的企业,一定要有自身内在的成长逻辑,3W是:一,where,成长性在哪里?二,what,成长依托什么,产品或者服务是什么?三,why,为什么有成长性,产生成长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是市场原因,还是团队执行力,还是行业自身存在爆炸性机遇?这都很重要。

    现在很多投资机构,之前大多做成长期项目,喜欢选择PRE-IPO项目,因此这类项目,一般来说规模已经比较大,很快就有机会上市,成长的风险较小,投资机构不需要做太多关于成长性方面的行业尽调,只用关注财务风险,另外这类企业上市锁定期后,机构能够快速退出套利,让投资人能够很快见到钱回来。这也造成了现在很多上市企业的窘境,一上市就破发,为什么呢?因为企业是为了上市而上市,只是规模到了,并没有足够的成长性,甚至圈了钱不知道干嘛。很多机构还没有来得及退出企业,就遭遇破发,甚至低于当时投资的估值,这就让投资机构非常难受,你说到底是退还是不退?退了,亏钱,不退,那就需要重新评估企业的成长空间,等待更合适的机会,但是基金都有自己的期限,到了时间必须退出,这就很难把控了。所以说,判断企业的成长性和成长空间是最重要的标准。

    华澳资本从2010年到现在已经投资了数十个项目,其中2个已经上市,今年还有8-10个报会项目,应该说华澳已投的项目都是有较好的成长性,当然也不是每个项目都是成长非常好的,我们也有判断不足的项目,投资完项目后,我们都会对项目进行分级管理,比如标红色的,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关注点包括企业的财务情况,国家政策变动,行业趋势等等,我们对企业的运营和行业都会设立一些预设值,因为企业的成长性并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但通过前期比较详尽的尽调,以及后期的及时关注,华澳投资的企业的成长性在整个投后阶段,也能得到较好的掌控,这也更好的提高获取投资收益的精准度。

    问:所以说华澳是有自己清晰的投资逻辑和风格,在众多PE机构中算是比较保守的?

    答:不能叫保守,算是比较稳健。很多投资机构由于经验的问题或者投资策略不是很确定的情况下,往往更加看重企业的财务指标,而轻视了业务指标。华澳资本看重企业的成长性,因此除了财务指标很关注以外,对企业的业务状况也非常关注,比如我们的投资经理都是从行业出身,比如从华为,沃尔玛,迈瑞等出来的,基本都是工科背景,即懂市场又理解技术,也比较善于用怀疑的眼光或者叫辩证的眼光看待企业。

    上市之后的成长才是真正的成长

    问:现在很多投资机构开始从PE转向VC,您怎么看?

    答:华澳一直认为,企业是否具有成长性是判断我们是否投资的唯一标准,其实就应该淡化投资边界。前几年大家都在抢PRE-IPO项目的时候,叫VC PE化,大家一窝蜂的去抢投马上要上市的公司,因为回报快,当时一二级市场利差也大,但现在又开始PE VC化,为什么呢?因为大家觉得好的上市项目越来越少,一二级市场利差也越来越小,但基金有自己的存续期,你不能不投啊?做不出业绩来,以后PE机构怎么生存?因此PE越来越靠前,开始转做VC了。

    其实我们一直觉得无论是PE VC化还是VC PE化,这都是一个伪命题。为什么,因为现在的投资边界非常模糊,如何量化什么是VC,什么是PE?没有办法量化,所以说现在更看待企业的成长性,跟是否是VC还是PE项目,没有关系了。之前我们创始合伙人刘总也说过,现在IPO在审的企业成长至少一半是伪成长,是通过财务规范等包装的,而上市后的持续成长才是真正的‘成长’,而这类成长性,是不能通过财务数据来判断的,必须要深入研究行业和企业,需要有多年实业的功底,并且扎扎实实做好尽调工作。

    当然华澳也在看一些早期项目,投资阶段也在前移,但我们并没有严格的界定,只要判断企业有成长性,我们都会投资。

    问:现在我们这个行业人才流动性比较大,在团队建设方面您是怎么看的?

    答:首先我认为我们这个行业本身就是一个智力密集型的行业,人才在我们这个行业是最为重要的。如何留住人才,我这里想说的是制度比信任重要,PE投资机构拼到最后说到底是在拼谁有一个更能够发挥人才的好的产权制度和激励制度,没有这个谈团队建设都是扯淡。另外,我想对想进入这个行业的新人说几句,首先一个人适合不适合做投资,我想好奇心、兴趣、学习能力是必须具备的,另外,就是你能不能在这个行业里做出来,就看你能不能找准自己的定位,切入一个行业往深往细去做,一般三年小成,六年大成。切记浮躁在机构之间跳来跳去。

    互联网投资做是概率投资

    问:我们注意到华澳资本现在成立了一支互联网天使基金,您是怎么看待互联网投资机会的?
    答:我们在互联网领域是一名新战士,目前正处于学习和积累行业资源阶段,虽然我们拿出一部分资金做了一个天使基金,并且也投资了一两个项目,不过总的来说现在是看的多投的少。但是互联网这个领域我们一定要切入进去,这里面有太多太多的投资机会,尤其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必然会出现很多新的商业模式和好的投资机会,失去了这个机会也许会终身遗憾。但是传统PE和互联网投资完全是两个玩法,前者传统PE做的活是如何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提高收益,后者互联网投资做的活是概率投资,所以如何提高整个基金投资组合成功概率是这个基金能否获取高额回报的关键。

    经济下滑使企业高估值退“烧”,对PE是好事

    问:那么华澳是如何看待这个冬天呢?持续多长时间?募资情况如何?

    答:现在的确是市场的冬天,这对市场也是好事,整个市场也需要冷静,需要洗牌,没有持续增长的市场嘛。不过虽然是冬天,并不是说大家只能冬眠,因此无论在增长的经济环境还是处于下滑的经济周期中,市场上都不缺乏好的项目,而是缺乏发掘好项目的眼光。在冬天我们也可以发掘到很好的项目,比如去年我们投资的一个自动化设备公司,他们是做运动控制卡的,今年制造业这么差的经济环境下,他们仍然保持了50%以上的增长速度,虽然相比去年有所放缓,但这个增量依然很客观。这个就是典型的例子,在冬天也有好的项目,绝对让人眼前一亮。

    现在经济环境下行,还没有看到底,具体持续多长时间,这个很难说,但是经济环境不好,让大家做起来更加艰难,但这也是一个机遇,一方面大浪淘沙,可能死掉一批机构,让整个行业更加健康,另外,经济环境下滑,也把企业高估值的“烧”退了,现在不会再有企业死咬十几倍的估值不放,从这个层面看也是好事。

    募资现在是比较难的,在中国风险投资本来历史比较短,绝大多数机构都是07年以后成立,很多机构的投资经理进这个行业才3,4年,还没有经历过一轮完整的经济周期,华澳资本虽然是09年成立,但我们这个团队实际从2000年就开始一起在做,一起经历了创业板和深圳产权交易所的筹备,股权分置改革等等事件,算是这个行业里很早的一批从业者,对经济大环境的变化造成的影响更加敏锐。话说回来,没有经历经济周期的洗礼,LP对管理团队的能力是比较难以相信的,光说多高的投资回报是没有用的,你需要事实证明啊!另外从LP的群体看,中国的LP群体也不是非常成熟,投机性较重,很多LP想当然的认为30%的收益率是应该的,这个其实是不正常的,是前几年经济上升周期的行情。在美国一般有15%的年投资回报率就相当不错了。

    总的来说华澳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成长速度还是较快的,一方面是我们较早的调整了适应经济环境的投资策略,另外一方面也是我们有一个较踏实的投资团队,专注在3大方向,梳理产业链价值增长点,从产业纵深挖掘项目,寻找企业内在的成长逻辑,实现价值发现、价值提升和价值创造,以此来完成”弯道超车“。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