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一家移动互联网企业的周放(化名)正忙于融资,然而进展却不顺利。虽然在今年年中即启动了融资计划,但两个多月过去了,却没有多少实质性的进展。
有同行给周放指出了其屡次失败的原因。企业在融资前应将自己包装一下,把要向投资人讲的故事自己先圆好了再去见他们,最好再冠个“中国版××”的头衔,海外模式的中国版概念比较能吸引投资人。
然而,不少企业却并没有摸透投资人的心思。
戈壁基金合伙人徐晨指出,许多创业企业都喜欢给自己打标签,这俨然已经成为了一种时髦。
“但在现在这种做法要谨慎,还是应该把自己真正想要做什么搞清楚,而给自己打上标签就意味着你在跟着海外的这种模式走,这种做法不见得讨巧。”徐晨直言不讳地说。
对于创业者本身,IDG资本合伙人张震觉得应加强自律,更加负责任,不能过度包装。“过度包装传达给资本市场一个信号,会导致全行业受到负面影响。”张震强调。
很难说,融资对于个别企业而言是否真的是一次对资本的需求,还是一次名利场上的作秀。但肯定的是,看透一些伎俩的不少投资人对此也已有“领教”。
某投资机构副总最近就在私底下感叹,现在二级市场的价格已处于回归理性的过程,而企业家还在离理性好几站的路上。“现在投资难,好的项目还是少,不少优质的企业借此比价,一个比一个要得凶,以此来抬高自己的估值。”上述副总直言。
与此相对应的,在行业内扎根的周放也深谙此道。他告诉记者时不时地会听到一些同行相继融资成功的消息。他直言,“个别企业的融资额业内同行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有些也只是烟幕弹罢了。”他甚至总结了其中的规律。“一般我们这个行业的企业真实融资额是其对外宣布数值的3~5倍。”
给融资额注水早已成为企业尽可能提高影响力的潜规则。由于除了企业与投资机构,一般鲜有第三方能看到完整的企业融资协议,故对于融资数额的真实性往往失去了考证的可能,而这正给了企业明目张胆钻空子的机会。
周放自认为不是一个贪心的人。他向记者透露,2年前他曾经在某公开场合做项目路演,下台后,某投资机构当场向其承诺愿意马上投资1000万元。周放说当时自己考虑再三后回绝了对方。他给出的理由是,“其一当时我们一下子并不需要那么多的资金;其二这个机构想占的股权超出了此前融资的预期,由于对方不肯让步,最终没有谈拢。“拿太多的钱反而会打乱之前既定的一些计划,而一旦无法放大收益,则又会受制于投资机构施予的压力。”周放坦言。
红杉资本合伙人周逵强调,有时候企业做得好与坏跟拿钱多少无关。“融资少的企业家,他可能是对这个目标更坚定和清晰,心境也更为成熟,在创业道路上往往是比较有耐力的企业家。”
此外,据记者了解,目前随着投资界的持续低迷,投资机构对于一些被投项目的风险控制意识也越来越强。一般企业在融资计划书里都会提及需要融资的数目以及用途,而一些“功课”做得细的机构并不会将注资的金额一次性到位给予企业,大多都会以分阶段的方式拨付。比如每次分阶段拨付资金之后,会评估企业将这些资金实际投入的成效如何,是否有完成既定指标,一旦完成再给予后续的资金。
近日,人人网CEO陈一舟对从事手机应用的创业者表示:“现在如果有人愿意给你钱,你就赶快接着,愿意出什么价格你就接着,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去谈价格。”在他看来,如果花了很多的时间去找钱,为此耽误了企业的决策执行,那才是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