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投资资讯 >> 投资银行 >> 浏览文章

IPO凶猛近700企排队够发一年半 考验“郭氏新政”

2012-5-18 6:13:41南方都市报 【字体:

    9家公司明日赴会 创单日上会数峰值

  IPO融资潮汹涌 近700排队企业够发一年半

    IPO再次提速,证监会公告显示,明日将有9家企业上会,迎来单日上会数峰值,其中,包括4家主板企业、5家创业板企业。2月份时,排队IPO的企业不过500家出头,现在这一数字已经接近700家,按照目前80%的通过率来看,以每天1家左右的进度,如今排队等待IPO的公司至少需要一年半才能发完。从已通过发审委和审核的公司中,广东和北京的比例较大。

  发审委门庭若市,每月有百家企业排队

    前晚证监会发布公告称,浙江世宝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应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福建腾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将于明日(5月18日)首发上会,这4家企业拟在主板上市。另外,当天还有深圳市艾比森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神州绿盟信息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三奥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安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新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发上会,这5家企业拟在创业板上市。

    在单日上会企业达到峰值的同时,"排队"的企业也明显增长,据证监会公开信息同时显示,截至5月10日,已披露招股书的拟上市公司达到91家,而在审和过会待发企业的总数更是达到了677家。

    今年2月份,在证监会排队的企业不过500家出头,短短2个多月过去,这一数字已经接近700家,发审委一片门庭若市之景。按照一季度80%的通过率,以每天1家左右的进度,目前排队等待IPO的公司至少需要一年半才能发完。

  今年来首发募资同比缩水超过60%,5家券商保荐通过率为0

    截至5月15日,今年以来沪深两市共有75只个股完成IP O,募资合计546.3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缩水超过60%。去年同期发行新股123只,募资364.63亿元。去年新股平均发行价32.93元,但今年75只新股平均发行价仅20元;从首发市盈率看,去年平均发行市盈率超过62倍,今年75只新股平均发行市盈率仅31倍左右。与去年相比,一级市场三高现象退烧。

    在4月16日到5月16日的1个月里,通过审核的IPO公司中,北京、广东、深圳的公司比例较高,其中在已核准的17家公司中,北京、广东各有3家,深圳、山东、浙江各有2家,在通过证监会发审会的91家公司中,江苏、广东、北京、上海、浙江、深圳分别为13家、11家、8家、7家、7家、4家。

    就行业属性来看,通过发审会审核的公司共有141家,传统行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新兴行业集中在信息技术和新能源,其中制造业有15家、有色金属3家、医药7家、信息技术12家、新能源5家、食品类5家、软件11家、汽车类6家、新材料12家。

    从保荐人来看,国信共保荐5家,平安和华泰联合保荐了4家,国信以4家位居榜首,平安、中信3家通过,华泰联合、海通、齐鲁和安信证券均通过2家。

    通过率显示,15家达到100%。其中,中信证券保荐的3家公司全部通过,包括中国邮政。海通、齐鲁和安信各自保荐2家,也全部通过。5家券商保荐通过率为0,中信建投保荐的2家,均未通过,此外,国金、德邦和中银国际保荐了1家,也未通过。

  新股发审市场化衔枚疾进 "郭氏新政"路在何方?

    随时随地看新闻核心提示:尽管上任仅仅200天,但"郭氏新政"所带来的市场化改革,从最初的阵阵涟漪,早已发展至如今的惊天巨浪。

    2011年12月1日,在深圳中小企业融资论坛上,履新不久的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以一句"刚刚从间接融资领域转岗到直接融资战线,对资本市场并没有多少成熟的想法"作为其当天演讲的开场白。

    尽管上任仅仅200天,但"郭氏新政"所带来的市场化改革,从最初的阵阵涟漪,早已发展至如今的惊天巨浪。

    完成A股市场化回归的历程,也随着各项政策的密集推出而衔枚疾进,而正所谓"打蛇打七寸",此次市场化的主战场便是被斥为A股万恶之源的IPO审核制。

  发审制市场化的悄然试水

    "发审制市场化",2012年3月底,是一位接近监管层人士在谈及郭树清相关执政方向时不断提及的字眼。

    "IPO不审行不行?"2012年2月,上任不久的郭树清在内部会议上正面质问被市场诟病已久的审核制。

    虽然在2011年下半年监管层组织的一次投行业务培训会上,对拟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盈利能力、同业竞争等方面的审核,还一度放言趋势趋紧。

    在之后的几个月中,不断推出的有关新股发行程序中的新政,终于让市场明白,郭树清并非只是"随口一问"。

    "在郭主席主导下,证监会目前正在推行审核的市场化,将不再对同业竞争、关联交易、持续盈利等问题做实质性判断,招股书及相关文件充分披露,由券商就相关问题发表意见即可,证监会主要审核尽职调查和信息披露部分。"上述消息人士向记者透露。

    就在郭向审核制发问之后的2012年3月,有关新股发行改革文件征求意见稿正式下发之前,IPO审核市场化的精神就已传导到各大发审委员耳中,新股询价定价的有关改革措施也同时在数只新股试水。

    3月31日,按此前IPO审核标准,具有明显关联交易硬伤的奥瑞金IPO申请成功过会;4月中旬,破天荒披露公司曾涉嫌伪造公章、仿冒股东签名等风险的湖南艾华通过初审即将上会。

    "去年年底开始,发行监管就主要集中在强化信息披露、淡化盈利能力判断。在审核实践中,我们也将审核重点从关注发行人持续盈利和募投项目可行性,向信息真实完整和齐备性上倾斜;加强信披的针对性,强调财务信息真实性、披露的完备性,将价值判断更多地交给投资人。"2011年4月底,上述接近监管层人士表示。

    "首发管理办法将在2012年内着手修改,修改内容集中在继续淡化实质性审核,加大信披要求。"该消息人士向记者透露,而后续发行监管工作的改革将主要集中在:继续深化信息披露;加大财务信息审核,强化发行人分红回报信息披露等多个方面。

  新股发行市场化依旧踉跄

    虽然奥瑞金"带伤过会"和湖南艾华"自曝家丑"都预示着发审制度的悄然转变,但A股市场的生态环境和权力机构遗留多年的制度性问题,将注定新股发行制度的相对市场化特色。

    在IPO入门审查环节初露市场化曙光之时,政策调控的大手却意外将新股发行中已与市场化趋于接轨的定价环节渐收渐紧。

    4月28日,月初开始征求意见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正式下发。

    《意见》规定,预估的发行定价市盈率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的,发行人需补充说明相关风险因素,而一旦超过幅度达到25%以上则须补充盈利预测,并且中国证监会有权要求保荐机构和发行人重新询价。

    虽然监管层一再表示,与发行价有关的限制规定并非定价管制,但在实际操作中,监管层方面是否认可"超过25%的红线""不是天花板,也不是危险的高压线",恐怕还要等待具体实施过程的检验。

    作为《意见》征求意见稿截止后的首家上市公司,4月底完成发行的西部证券(002673.SZ)IPO定价过程中的"两度人为调整定价"模式(详见4月24日本报14版《PE溢价113%公告迟到7小时 西部证券定价两度被调内幕》),依然显露出监管层在新股发行市场化进程上的踉跄步态。

    "说明投资者对报价时谨慎程度仍然不高,仍需要进一步提高谨慎程度。"在西部证券IPO定价公布当晚,被发布在指定媒体的一篇西部证券报道中这样写道,而据知情人士透露,这句话充分体现了目前的监管要求。

    "在市场投资者不成熟的情况下,监管层作为把关人对一些程序进行监管和指导是无可厚非的。"2012年5月10日,曾为"市场化询价改革"叫好的一位经济学家表示。

    "投资者报价时的谨慎程度何时能提高,提高到何种程度才能被监管层所接受?评判的标准是否就是行业平均市盈率以上25%的红线内?之后是否就意味着定价市场化的放开?但被圈括在一个天花板下的定价还是市场化的吗?"上述专家认为。

  新股发行新政改革猜想

    "要加强服务,放松管制,改善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2011年年底,郭树清在一次内部金融论坛上透露,正在结合《证券法》、《基金法》的修改,以及其他一些法律法规的修订完善,进一步缩小行政审批的范围,下放一部分行政审批的权力。

   "从郭树清回归资本市场的服务本位的做法,还有其履新之时著名的'三问'中便可揣摩出郭氏新政的下一步逻辑。"2012年5月中旬,一位多次参与相关政策内部讨论会议的资深市场人士告诉记者。

    "IPO不审行不行?""拟上市企业需要前三年连续盈利,这是谁规定的?""3年连续盈利就能保护投资者吗?"

    这就是在监管层内部流传已久的"郭氏三问",三问背后,郭树清的意图颇为明显。

    "资本市场的本质是为需要资金发展的企业提供直接融资的通道,但国内上市门槛太高最终导致了符合条件能上市的企业,大多数都已经是相当成熟的企业了。"上述资深市场人士告诉记者。

    前述接近监管层的消息人士也向记者证实,郭曾数次表示,"虽然资本市场支持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上市,但这些公司大多是成熟企业,大量真正初创、新兴业态和商业模式的企业,并未得到A股直接融资,市场对科技创新的包容能力还有待提升","新兴行业新兴企业需要钱的时候你不给他钱,不需要钱了你才给他钱"。

    在今年5月初举行的券商创新大会上,传出券商IPO上市审慎性监管标准取消的消息,制约券商上市的业务排名的硬指标也将在今年底取消。

    接下来,原有IPO发行的一系列硬性要求能否被放低,将是未来郭氏新政最引人关注的焦点。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