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3G智能手机市场开始进入大众普及阶段,技术、市场和消费者心智都在发生着转变,其最大的表现是,多家互联网公司宣布“做”手机,而正处于犹豫中的互联网公司也不在少数,这些都给整个移动终端市场上注入了很强的活力。
然而,理想虽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互联网公司一窝蜂扎堆手机的状态,必定给行业带来诸多乱象。虽然现在来判断李开复认为互联网企业做手机多数不会成功的“预言”还为时尚早,但互联网企业竞相涉入已经是一片红海的手机产业,其中蕴藏的风险则是不可忽视的。本期创业圈采访了部分业内大佬,对互联网企业做手机的前景、商业模式和轻资产公司面临的供应链管理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焦点一:做,还是不做
雷军:小米的核心策略,第一是只做高端手机。小米去年推出的中国首款双核1.5G手机,也是全球第二款双核1.5G手机,我们强调最快的CPU性能、一流的供应商品质,这是小米主打的卖点;第二是软硬件都做,把互联网开发应用到手机操作系统;第三是把所有的东西加起来,既做硬件,又做软件,又做互联网。现在,我最大的体会是,把这三者融合在一起,其实是最难的一件事情。
刘成敏:很多用户、合作伙伴都跟我讲:“你们就应该做手机,我们就期待着腾讯手机出现”。但我想说的是:只要我在这儿干,接下来的若干年,我们还是不做手机。腾讯已经做了很多业务,甚至让很多合作伙伴都很头痛、反感,几乎是什么服务都做。其实,我们内部也很烦恼,但很多服务没做好,被人垢病,还要跨界做另外一件事情,怎么行呢?
同时,我还想说的是:我们应该做手机,因为我们是互联网公司,跟手机终端的联系是最紧密的。如果我们有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案,把服务做得更大,跟终端厂商也能合作得更好,让运营商满意,这个问题就解决了,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做呢?
李明远:其实,百度不会做手机,我们做的是平台。百度公司是做搜索的,到了移动时代,有什么新的变化和需求,如何满足这些需求,这才是互联网公司应该解决的问题。互联网在移动时代,成长非常快,应用非常多,开发者也非常多,百度能做的事情是服务开发者,做云,把搜索往前延伸一点。
以前互联网发生点什么事,老百姓一两天才能知道,因为不是随时接入网络。在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出点什么事,一天内微博上几千人、几万人都看到了,满足这些需求会为移动互联网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这是一个新课题。
丁磊:移动互联网是一个非常好的、利用碎片时间阅读或者获取资讯、提高效率的工具、平台。手机是一个非常好的云窗口,一个终端的装置,是改变消费者体验的一个最佳渠道。未来一年内,你将会看到:买很多东西都能在手机上买了,付水费、电费都在手机上完成……小额的消费都能解决了。因此,移动互联网是网易未来的重要业务,至于网易的手机准备什么时候推出,到时候就会发布。
周鸿礻韦 :做不做手机,我觉得不取决于刘(成敏)总也不取决于马(化腾)总,而是要取决于整个行业的趋势,在趋势面前,只能顺势而为。
去年小米做得相当成功,是一个奇迹,因为他在这个行业没有任何积累。很多手机厂商我都接触过,最早大家是看不起,后来是看不懂,现在是看得慌了——两年实现超额利润,更重要的是建立了广泛的知名度和品牌。这个故事背后意味着什么?我认为互联网干掉很多行业之后,下一个要干掉两个行业:一个是运营商,一个是手机行业。
我一直把小米手机作为一个正向的肯定案例,谈互联网对终端行业的革命,小米开了一个好头,但靠小米一家也很难真正做到对中国无线互联网的颠覆革命,因此,360也愿意进来做不一样的事情。
余承东:华为终端公司早在两年前做了一件与当下潮流相反的事情——作为手机公司成立互联网公司,开发与终端相关的服务与应用。但是我们经过探索发现:作为传统通信制造商,做互联网还缺少若干基因。于是我们将互联网事业部改为终端服务部,主要提供终端软件及云计算等服务。在调整之后,我们决定与成熟的互联网公司合作,一起将手机做大做强。
目前是中国智能手机时代,手机厂家面临恶性竞争的压力,我认为会死掉一片。华为意图把产品质量做好,性能做好,最后成本非常高,压力非常大。渠道和营销成本居高不下,而互联网公司在营销方面有低成本优势,这恰恰是手机厂商所需要的。
另一方面,单纯的互联网公司肯定不擅长做手机,因为做手机难度大,供应链复杂,存在研发、设计、专利管理等系列问题。因此,手机厂商与互联网公司合作是顺势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