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市场正越来越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排名博弈的筹码之一。23日,由新华社旗下中经社控股联合标普道琼斯指数公司发布的2012年度“新华-道琼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简称IFCD INDEX)”显
相对于国际成熟市场,国内风险管理市场的最大动力来源于经济发展的强劲需求,随着期权等创新工具的全面应用,拥有两大衍生品交易所的上海风险管理中心的地位逐渐凸显。
国际金融中心“抢占”衍生品市场
衍生品在金融中心发展中的重要性提升并不令人意外。东证期货总经理党剑认为,在不确定性越大的情况下,衍生品的风险控制功能愈加凸显。实际上在金融危机后,监管良好的衍生品功能发挥得到充分的展示。
“一般意义上来说,完整的金融市场链包括一级的初级市场、二级的交易市场以及三级的风险管理市场。”专家指出,尽管金融危机中滥用场外衍生品导致了灾难性后果,但监管良好的场内衍生品以及统一清算的场外产品仍得到市场的认可。
正是意识到这一新的趋势,老牌金融中心之一的香港也正加速弥补“短板”:去年正式营业的香港商品交易所目前已“马不停蹄”地上市了黄金、白银等合约,计划中上市的合约包括铜等金属以及农产品类品种,与此同时,香港交易所竞购伦敦金属交易所的交易也获得了主要股东的支持,这一交易预计会在11月中完成。
“伦敦金属交易所是全球主要的金属定价中心之一,港交所收购无疑将拓展交易所的衍生品市场空间,同时增强香港在风险管理领域的竞争力。”分析人士指出。
与此同时,在这轮竞购中退出竞购的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CME)已计划“另起炉灶”,申请在英国建立欧洲金融衍生品交易所,新成立的衍生品交易所将与纽约泛欧交易所集团和德意志交易所集团运营的同类交易所展开竞争。
国内衍生品市场稳步发展
相对于国际成熟市场通过竞购战来“圈地”,国内经济发展的需求成为衍生品市场发展的最大动力。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的场内衍生品市场已上市27个商品期货品种和1个金融期货品种。今年1-7月份,以单边计算,国内四大期货交易所累计成交合约6.78亿手,成交额85.52万亿元。
其中大陆排名最前的上海商品期货累计成交1.59亿手,同比增长近10%,成交额24.78万亿元,同比增幅达24%,同期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沪深300股指期货单个产品的成交量、成交额分别大幅增长95%和58%,两大交易所成交量和成交额已占据国内市场的36%和73%。
“当前全球经济环境呈现出经济全球化、资产证券化、商品金融化和交易网络化的特征,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攻方向,在此过程中的需求升级、产业升级、贸易转型、区域规划等都对期货市场提出了巨大需求。”上海期货交易所总经理杨迈军表示。
目前,上海期货交易所正计划推出原油期货。“未来交易所会加大对相关期货品种的期权类产品、商品指数期货以及铁矿石、合成橡胶、碳排放权期货等产品的研发,拓展服务国民经济的广度和深度。”上期所有关人士表示。
与此同时,在金融衍生品市场,中金所在推出沪深300股指期货后,也正研发包括国债期货、股指期权等创新产品。“如果全面推出期权,国内将形成期货、期权并重的衍生品市场格局。”专家指出。
上海风险管理中心地位逐步凸显
在众多分析人士看来,未来国内衍生品市场发展的亮点一方面是国际化以及交易形式的完善,另一方面则是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巨大成长空间。
“从国际化的角度来说,原油期货的突破最具代表意义。”分析人士指出,按照上期所的初步计划,原油期货将会是一个“国际平台、净价交易、保税交割”的方案。“虽然合约和规则的设计仍可能变动,但原油期货的设计框架核心原则,决定了原油期货可能一诞生就是一个国际化的合约。”分析人士预计。
“金融衍生产品是未来中国最有发展前途的一个阵地,由于股指期货的成功运行,后续必然会加快其他金融衍生产品的推出步伐,包括国债期货、外汇期货以及相关期权等。”海通期货总经理徐凌表示。
作为新兴衍生品交易所,中金所此前连续与四家境外知名交易所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中金所表示,此举旨在推进中国市场金融产品创新中加强合作,借鉴国际成熟市场经验,为国内提供更丰富、更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在当今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交易所之间的产品交叉上市已成趋势,中金所未来也将探讨与境外交易所开展此类业务的可行性。”中金所有关人士指出。
“随着原油期货以及相关期权产品的陆续上市,上海衍生品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无疑会得到大幅的提升,而作为风险管理中心的地位也会逐步显现。”分析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