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以来,伴随着商业银行存贷比等监管指标考核要求的提高、利率市场化的持续推进、各类金融机构间竞争的加剧,品种繁多、数量庞大的理财产品,正呈现几何级的爆发式增长。
从产品设计角度来看,相关理财产品所募集到的资金,普遍投向于债券、股票、信托、基金、货币拆借、大宗商品等各类虚拟资产,以谋求更高的收益。虽然这些理财产品对相关虚拟资产的壮大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大多数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却往往不会详细公布投资组合、实时收益及风险等相关关键信息,其运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黑箱”。大量的理财产品投向的资产信息,在透明度方面远远不足。
而在这样的背景下,相关资产的衍生化,使得资产的风险与收益链条被大大拉长。诸如短期资金被用于为长期项目买单、低风险资金被用于高风险投资、标的资产过度衍生化等种种金融风险,几乎被人为地视而不见。取而代之的则是,几乎毫无节制地追求不断被夸大的“高收益”。而如果理财产品收益率过低遭遇提早赎回,抑或产品到期而资产难以抛售兑现,都将可能对相关金融市场和融资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冲击,并进而可能引发流动性危机。
事实上,从某种程度上说,当前许多理财产品大量投向高度不透明、风险高低不等的标的资产,这一模式与引发2008年金融危机的美国次级贷款及其衍生品相比,并没有本质性的差别。所区别的,只是风险程度的不同。而在此情况下,相关资产链条一旦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将可能引发极大的系统性风险。
与此同时,理财产品热销的背后,显而易见的是商业银行资金压力的陡增,近两年来,伴随着民间借贷与理财产品的高速发展,社会资金在短时期内出现了快速的脱媒化。虽然从利率市场化的角度来看,这一金融发展趋势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但对于长期以来一直作为金融业主体的商业银行而言,相关“影子银行”的急速壮大和膨胀,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会造成银行体系内部流动性的不稳定,加大风险隔离与监控的难度。
当前,我国大多数理财产品的监管仍处于空白,只有商业银行的银信理财合作业务被要求由表外资产转入表内,其他大量理财产品仍属于表外业务而规避了相关部门的监管。从防范系统性风险的角度来看,一方面理财产品自身的规范性和透明度亟待加强,另一方面长期有所缺位的长期监管机制,也亟需建立。
来自国际评级机构惠誉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仅由中国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存量规模就高达10.4万亿元。在当前理财产品已达到天量规模的背景下,建立积极有效的监管体系,以防范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风险,已经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