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至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浙江调研经济运行情况时说,越是在困难情况下,越要增强信心,各级领导要有信心,广大企业要有信心,整个社会要有信心。我们有条件、有能力,也一定能够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这里,温总理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关键词:信心。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温家宝曾多次在国内外表示,信心比黄金更可贵。当时在全球央行共同出手刺激市场的背景下,中国市场的信心并无多大问题,可如今,中国市场的信心显得低迷,仅比深陷欧债危机的“欧猪国家”稍好一些。所以,现在提振市场信心比任何刺激政策都要可贵得多。
客观而言,中国经济增长的实际情况并没有那么差。今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7.8%。这对中国经济基本面来说是一个可以接受的数据,也是我们主动调控的结果,而且,相对于欧美国家受国内就业的政治压力、经济复苏迟缓,中国的经济增长依然可观。
但为何市场悲观气氛浓厚呢?主要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首先,全球金融体系遭受冲击以及去杠杆化导致资金涌向安全资产,短期资本流出新兴市场、涌入美国。7月中国国内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较上月减少38亿元人民币。在过去的10个月中,中资银行有5个月成为美元的净卖出方。在此期间,企业结汇数量仅为1450亿元人民币,大大少于通过贸易顺差流入中国的外汇结余(相当于9050亿元人民币)。这些变化表明中国的出口企业不愿将美元兑换成人民币,部分投资者正在将资金撤离中国。
其次,欧债危机进一步发展升级并趋于恶化,以及欧盟各国进口需求急剧下降,导致中国外贸形势将更加严峻。欧盟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受欧债危机拖累,中国对欧盟出口持续不振,7月对欧盟累计出口总值同比下跌3.6%。
最后,不断推高的融资成本造成企业利润偏低,资金逃离实业。根据央行的数据,7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3.9%,比上月末高0.3个百分点,表明整体流动性在增加,但同期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4.6%,比上月末低0.1个百分点,说明实体经济的流动性反而有所收缩,流动性增加部分留在银行体系。
这些因素相纠结,反映出市场信心缺乏,引发资本流出。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吸引资本流入的市场。尽管大量资本流入带来了资产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通胀压力增大等问题,但资本流入毕竟是支持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因素。而目前,在中国加大对外投资的同时,中国市场上的资金大量流出,导致了股票、房地产以及人民币币值等一系列资产价格的下跌。
因此,当前最重要的问题是恢复市场信心。正如有分析所言,投资增长放缓、出口增速下滑、消费增长乏力等并不是最可怕的,最让人担心的是市场信心崩溃。如果市场和资本都高度怀疑中国经济的前景,怀疑人民币币值的稳定性,怀疑财富在中国市场的安全性,怀疑中国市场提供平等竞争和法制保护的可能性……那么,资本流出可能触发更多的多米诺骨牌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