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行“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显示,截至5月末我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达274299.51亿元,5月份外汇占款增加人民币668.62亿元。
虽然这是外汇占款连续第六个月正增长,而从增加幅度来看,5月份外汇占款的增长势头出现了大幅度的放缓趋势,较4月份2943.54亿元的新增量大幅降低了77%。
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5月份外汇占款减少的原因,主要是5月外管局出台的针对异常结售汇的办法以及对虚假贸易进行打击,使得境外资金转移进来有所收敛。
而5月份新增外汇占款的大幅下降,似乎也是近期市场资金面骤然紧张的原因之一。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昨日(6月16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外汇占款减少的确对金融机构形成了整体性的流动性短缺,在此情况下不妨下调一下存款准备金率。
热钱流向或转变
数据显示,我国前四个月的新增外汇占款分别为:6836.6亿元、2954.3亿元、2363亿元、2943.5亿元,前四个月新增外汇占款达1.5万亿元。
5月份,中国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668.62亿元,较4月份大幅缩水了77%。这是年内单月新增外汇占款量首次降至1000亿元以下。
5月初,国家外汇管理局下发了《关于加强外汇资金流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加强银行结算汇综合头寸管理,加强对进出口企业货物贸易外汇收支的分类管理以及严格执行外汇管理规定、加大核查检查与处罚力度。
赵庆明表示,5月份新增外汇占款有所减少主要是:5月份外汇管理局出台办法,打击异常结售汇,要求商业银行结售汇下限要提高,使得商业银行外汇占款会增加,央行外汇占款会降低;因打击虚假贸易,异常结售汇企业境外资金转移进来的做法有所收敛,全口径新增外汇有所减少。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主要是外管局在查处虚假贸易,之前有贸易不真实,现在回归自然,正常态就出现这种情况了。
郭田勇也认为,5月外汇占款的数据和贸易方面的变化有很大的关系,同时在资本项目上,一些新兴市场资金向外流出,中国也不排除会有国内热钱外流的可能。
影响外汇占款的因素包括贸易顺差、热钱以及外商直接投资。从数据来看,外商直接投资的变化幅度是比较小的。
海关最新统计显示,5月份,我国贸易顺差1278.4亿元人民币 (约204亿美元),而新增外汇占款的数据较贸易顺差还少了接近一倍,这是否说明热钱真的大量流出了呢?
外汇占款比贸易顺差低可以说明外汇占款外流或者热钱外流的数量比较大,郭田勇表示,“另外在贸易顺差里面,这个差严格上不能说全是央行投放的货币,现在贸易上还有一部分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的,这部分就没收到外汇,也就没有外汇占款这种说法,不能单纯将贸易顺差用央行外汇占款顶上。”
如果用 “残差法”简单计算热钱,由于FDI数据比较稳定,假设5月FDI与4月84.35亿美元相当,则5月热钱大约流出180亿美元,1月、2月、3月、4月则分别流入705亿美元、240亿美元、260亿美元、207亿美元。
专家建议下调存准率
近期,市场资金面突现紧张,加之某银行拆借“违约”传言更让市场有些人心惶惶。事实上,影响市场流动性的因素很多,包括基础货币、外汇占款、央行相关操作等。
某券商的高级债券分析师就曾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市场资金面突现紧张,隔夜利率暴涨很可能和热钱突然流出有关,主要还得看5月份的新增外汇占款情况。
“当初,央行提高存准率也是由于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导致外汇占款大量增加,如果资本外流,外汇占款持续降低情况持续下去,央行不会仅从逆回购等小规模上来解决问题。”郭田勇表示,外汇占款减少的确形成了整体性的金融机构流动性短缺,这种情况下,不妨下调一下存款准备金率,存准率和市场流动性的关系比较强,如果目前国内从贸易方面,资本流动方面,金融体系流动性长期出现趋紧情况,央行就可以考虑降低存准率,这种措施更现实一些。
谭雅玲则表示,资本流入本来就有进有出,流进来不一定是好事,而走出去也不一定坏事。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据权威人士透露,6月1日至9日,工行、农行、中行和建行贷款发放量分别为750亿元、580亿元、380亿元和460亿元,总计2170亿元,已超过四大行5月份整体信贷投放量,也远超四大行去年6月份整体信贷投放量,而6月1日至9日,四大行存款负增长14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