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网站导航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财经要闻 >> 国内 >> 浏览文章

自贸区方案有助改善航运低迷状态

2013-10-10 7:03:23东方财富 【字体:

  9月29日正式挂牌的上海自贸区已经吸引中国太保和大众保险设立分支机构,可以预期,随着各项支持政策的推进与落实,更多的外资船舶管理和制造企业将落户上海自贸区,从而使上海船舶险市场的总量得以提升。

  业内人士认为,国内其他财险公司也必然十分重视自贸区对航运险带来的影响,会考虑在自贸区布局。而保监会出台的各项支持政策将为我国保险机构进行海外网点布局提供政策支撑,也将促进国内航运险实现专业化运营。

  更多外资船舶企业落户将带动船舶险市场

  “持续了近两年的中国航运业低迷状况有望在自贸区方案出台后得以改善。”一位航运界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称,从2011年第四季度开始,中国航运业进入衰退区间,尽管今年第三季度航运业景气指数有所上升,但企业家们对未来的信心仍显得不足。

  苏黎世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海运部高级经理张艳强表示,航运险主要包括货运险和船舶险。货运险方面,《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下称“《总体方案》”)中对公司注册、税收优惠方面的政策将直接拉动自贸区货物吞吐量大幅增加,从而增加货运险业务总量。

  船舶险方面,政策还提出,要放宽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国际船舶运输企业的外资股比限制。允许中资公司拥有或控股拥有非五星旗船,先行先试外贸进出口集装箱在国内沿海港口和上海港之间的沿海捎带业务。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国际船舶管理企业。“这些政策将吸引更多的外资船舶管理和制造企业落户上海自贸区,从而使上海船舶险市场的总量得以提升。”张艳强表示。

  根据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昨日发布的《2013年第三季度中国航运景气报告》,今年第三季度中国航运景气指数为101.71点,较前一季度上升了15.01点,处于微景气区间。这也是自2011年第四季度中国航运业进入衰退区间以来,中国航运景气指数首次返回景气区间。

  与此同时,目前上海自贸区还只是发布了《总体方案》,更多的政策细则仍然被期待,而这些政策对航运业和航运保险业的发展将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对“航运企业最期待的自贸区政策创新”进行的调查显示,贸易自由化与行政精简化是企业对自贸区政策的最大诉求。其中,28.57%的企业认为自贸区应在贸易自由化方面做出更多努力,28.02%的企业认为自贸区在行政程序等方面应该更精简、快速、高效,23.08%的航运企业认为税收方式应趋于国际化,17.03%的航运企业认为金融国际化是自贸区最为重要的改革内容。“如果这些企业期待的政策能落到实处,无疑将促进航运业和航运保险业的复苏。”一位业内人士分析道。

  自贸区成财险必争地竞争加剧倒逼险企改革

  上述航运界人士同时指出,尽管航运险的市场规模总量将会扩大,但随着自贸区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深,以及众险企对自贸区发展前景的看好,航运险参与主体将更多,市场竞争更为激烈,这也将倒逼国内保险机构进行国际化改革。

  该人士认为,中国太保在上海自贸区的布局只是第一步,国内其他财险公司也必然十分重视自贸区对航运险带来的影响,会考虑在此布局,而本来在航运险方面具有领先优势的外资保险公司也会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因此,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他指出,当前,国内保险公司发展航运险业务有三大短板:产品结构较为单一、航运险承保经验不足、国际网点布局不完善,市场前景广阔但竞争加剧的发展趋势将倒逼国内险企提高管理和展业水平。

  中国保监会出台的支持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措施提出,要支持自贸区保险机构开展境外投资试点,积极研究在自贸区试点扩大保险机构境外投资范围和比例。一位业内专家认为,这或将为我国保险机构进行海外网点布局提供政策支撑,但这一工作并非短期之内可以完成的。

  此外,保监会还指出,要支持上海完善保险市场体系,推动航运保险定价中心、再保险中心和保险资金运用中心等功能型保险机构建设。培育航运保险营运机构和航运保险经纪人队伍,发展上海航运保险协会。对此,张艳强认为,这一政策使得航运险的持续健康发展更有希望。“成熟的保险市场都是经纪人市场,靠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帮助投保人进行保险安排。但目前我国保险公司航运险直接业务占比仍然在八成以上,经纪人的作用还不明显,如果支持保险经纪公司的政策能够细化落实,将促进国内航运险实现专业化运营。”张艳强表示。

  其实,早在自贸区成立前,国内财产险公司纷纷看好航运险未来的发展并采取了实质性措施。目前,中国人保、中国太保、平安财险和阳光财险都在上海成立了专门的航运中心,中国太保更是率先在自贸区占位成立分公司。

  上海保监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人保股份上海分公司、人保股份上海航运中心的保费收入分别为32亿元、10亿元,在上海中资财险公司保费总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16.24%、5.39%;太保财上海分公司、太保财上海航运中心的保费收入分别为39亿元、5亿元,上述占比分别为19.78%、2.67%;平安财险上海分公司、平安财险上海航运中心的保费收入分别为45亿元、2亿元,上述占比分别为22.89%、1.07%;阳光财险上海分公司、阳光财险上海航运中心中支的保费收入分别为2亿元、0.01亿元,上述占比分别为1.18%、0.01%。

  “从数据上不难看出,四家在上海成立了专门的航运中心的险企的航运险保费差距巨大,但阳光财险的航运中心成立时间最晚,8月份才有正式统计数据,因此数据量较小。”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综合考虑这几家公司的航运中心保费和其上海分公司保费在全行业的占比情况,可以看出,目前人保的航运险拓展力度最大,其保费收入领先其他三家的幅度也较大,阳光财险还在刚起步的阶段。

(责任编辑:DF126)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