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小学放学时,感觉有些乱,车辆、行人加上摆摊的小贩,还有我们这些家长。”12月18日,在和平路小学门口接孙女的王世友老人告诉记者,现在他尽量迟点来接孩子,“不丢一点垃圾、不站在马路上、不买零食,这都是孩子要求的,现在孙女是学校的文明劝导的志愿者,要我们全家都支持她。”
环境的改变,让在和平家园小区沿路门面开小卖店的店主心情大好,“原来我们这排店前的路砖被车子碾得坑坑洼洼,平时走路就不顺,下雨更是一踩溅一身水。现在市政部门重新修好了,景观好,生意也跟着变好。”刘师傅说。
“腾笼不换笼,咋能引来‘好鸟’?”在瑶海区委书记汪德满看来,从生产为主的传统老工业基地向宜业宜居为主的现代化城区转型,是产业升级的基础。
工业基地转型支点:“腾笼更要换笼”
2004年,随着合肥大建设战略的实施,作为老工业基地的瑶海区开始“腾笼换鸟”。
“瑶海区基本全部位于主城区,占地64平方公里,拥有近百万的人口,这是我们经济转型发展的优势和立足点。”汪德满告诉记者,瑶海相对于其他城区,其城市外延小,走“一张白纸上画画”的开发式发展模式因缺乏空间而不太可行,但“瞄准主城区的区位优势,走内生式发展,让瑶海找到了老工业城区搬迁改造的着力点”。
汪德满同样没有回避瑶海区发展的挑战所在。他告诉记者,曾经的瑶海是以纺织、钢铁、化工、机电等基础产业为支柱的合肥市老工业区,集中了一批省市大中型企业,全市一半以上的工业企业在瑶海,GDP总量一度占全市一半以上。但是经济改革后,老工业城区的前生成为瑶海发展的重大挑战所在。“所以我们一定要走转型之路。”
2013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并印发了《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瑶海老工业区纳入该规划,2014年3月,瑶海列入全国首批21个老工业城区搬迁改造示点行列,其产业升级、转型发展有了国家级驱动力。
由“传统工业物流集散地”向“现代服务业汇集地”升级,瑶海根据自身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差异化布局,工业基地和总部经济、现代商贸、商务服务、电子商务有机融合,划分了产业功能区,实施产城一体战略。
以新经济业态促老工业城区转型
在瑶海区的南部,占地558亩的合肥物联网产业园成立后,全国物联网企业正在向这里集聚。在瑶海区东部,都市科技工业园加速成长,一批以节能环保为特色的都市型企业招商入驻。而贯穿瑶海中部的长江东大街总部经济走廊“新人”速增,其中建筑业总部经济规模可观,仅去年建筑业规模就高达700多亿元。
以物联网科技产业园、中小金融机构创新园、文化创意产业园、都市科技工业园区、都市服务业新区、总部经济走廊为主的“三园二区一走廊”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在瑶海已经形成,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成果。瑶海区发统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仅中小金融机构创新园一个园区,2014年营业收入就达60.3亿元,创税2.4亿元,行业规模和发展水平位居全市前列。
新兴产业崛起的同时,瑶海现代服务业的升级提升同样令人侧目。瑶海拥有建材、汽配、服装等大型专业市场43家,以专业市场为主格局的“商圈经济”为瑶海品牌和特色,经过改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万达、恒大、宝利、信地、海尔等一批国内一级地企均有项目在瑶海铺展。恒大在老火车站地块打造超百亿的恒大中央广场,万达随后在瑶海打造合肥东城新地标——合肥第三个万达广场。而关于瑶海现代服务业的最新消息是海尔地产斥资6.44亿元拿下瑶海区国风地块作为其首度进驻合肥的“见面秀”。
“现在的瑶海转型有四大重点产业做支撑,现代服务业、都市科技型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建筑业。”汪德满告诉记者,“产城一体、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区奋斗目标在瑶海正逐渐变成现实。
(责任编辑:DF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