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在每一次国会作证时,美联储主席都将面临国会议员的各色围追堵截。然而不论言辞如何激烈,这些批评对于华尔街而言都显苍白。自从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的举措令股债市场以及各大银行获益颇多,纵使这仍然无法平息部分投资者以及银行家的愤怒。
投资公司DoubleLine总裁Jeffrey E. Gundlach曾表示:“事实上我并不喜欢美联储。我很希望市场不要被如此操控。”
不论从什么角度,自危机来绵延5年的批评声都并不让人惊奇。投资客们每天做的就是不断把玩考究经济政策。所以对于华尔街的大佬来说,他们无疑比那些拿着纳税人的钱来抗击失业的人来得聪明。
但是仔细想想,也许这些批评家并非是反感政府干预,而是过于迫切的希望经济走出萧条。批评家们所犯的最明显的一个错误就是误以为刺激等于通胀。在通胀低迷的现实下,他们甚至将枪头又转向了贫富差距。Gundlach就表示:
“不论他们(美联储)的辞藻多么华丽,对于全球财富的极化都无甚助力。”
其实美联储在政策行动期间已经多次强调时刻留意“成本收益”,而耶伦也在本月的证词中表示:“我相信我是一个敏锐的央行家,而且现在是非常时期。”不过纵使这样,很多人还是认为美联储会像过去30年一样不断重蹈覆辙。《纽约时报》援引投资公司GMO联合创始人Jeremy Grantham的话:“我认为美联储还是会故技重施,直到市场再度回到老式的泡沫状态。”
围绕零利率和资产购买计划的批评是最集中的。许多人认为零利率和购债只是像类固醇一样人为的舒缓经济的不适。在线财经媒体Minyanville总裁Todd Harrison形容这些只是“消除了症状而非治愈了病根。”
为什么低利率无法长期刺激经济?因为对于负债累累的个人和企业来说,再低的利率亦没有吸引力。投资管理公司Hoisington首席经济学家Lacy H. Hunt表示:“用举债来解决举债,这只是把原有的问题叠加。”
不仅如此,有些人认为美联储不但没有解决问题,而且还放大了危机的可能。他们认为在危机后的这段日子里,美联储并没有对全球银行系统的运营模式做全局性的调整,很难保证金融海啸不会再度席卷全球。同时,危机时期高杠杆化的局面仍然没有改变。市场的整体杠杆水平甚至比2007年金融危机前夕还高。
当然,一些美联储的支持者认为,银行在低利率环境下仍会尽力挽留储户。这些支持者认为,这种行为与政策调整期间的经济形势无关。罗斯福研究所的研究员Mike Konczal就曾援引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针对大萧条时期的研究,称借款人当时所要求的利息高的离谱。对此,耶伦在证词中却表示:“借款人能够指望的回报率,无疑决定于经济的健康程度。”
(责任编辑:DF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