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了10年来中国的基尼系数。尽管我国基尼系数一直处于高于0.4的水平,但从2008年以来,基尼系数逐步回落,惠民生措施取得初步成效。专家认为,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仍大,应进一步加快收入分配改革,保民生应打“组合拳”。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调整空间很大,在初次分配环节、再分配环节、最终消费环节调整任重道远。
近几年来,各地最低工资标准不断提高。从2008年以来,全国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幅达12.6%。此外,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也逐年提高。
华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煜辉预计,在收入分配的初次分配中改革或有三个方向:一是工资的正向增长和最低工资标准;二是降低垄断及国有企业对中小民营企业的挤出效应;三是降低垄断国有企业的薪酬水平从而缩小收入差距。
在再分配环节,适当提高政府和企业对居民的经常性转移支出、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逐渐降低居民预防性储蓄占比、增强消费倾向等措施成为业内共识。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靳东升建议,建立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三足鼎立的平衡结构,逐步建立健全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形成有助于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税收调节机制。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亦认为,可以考虑再次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进一步减轻中等收入者税收负担。
而在最终消费环节方面,专家建议适当加大政府用于居民教育、医疗、住房和社会救助等消费支出,提高公共教育、公共医疗和其他公共社会支出占GDP比重,增加居民实际消费支出。
余芳东同时建议,通过逐步提高农村居民医保、养老标准、扩大社保覆盖面,加大对农村居民的转移性支付力度,提高其转移性收入占比;通过产业转移、惠农和强农政策,稳定并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增强其生活安全保障。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认为,收入增加不被通胀冲减,才能让百姓真正感到购买力的增加。上海市商业经济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齐晓斋建议,平抑物价应未雨绸缪,比如应强化城市最低社会保障标准和价格补贴与物价上涨的联动机制,作出提前预期和应对方案,尽可能减少基本生活品价格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