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第三季度成绩单10月18日出炉,第三季度GDP7.8%的增速环比增加0.2%。
这是11月份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前最后一次整体经济形势披露,也将成为未来政策落实的基本面。
“三季度经济增长符合预期。”《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的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经济三季度实现企稳已成定局,这是受政策支撑短期实现的反弹,但能否成为拐点尚需观察。长期来看,没有明显的驱动因素,经济好转能否持续尚需进一步证实。
“克强指数”稳步回升
“从克强指数组成来看,三季度经济基本面已明显好转,三大克强指数在七八月份明显反弹,9月份也实现一定反弹。”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克强指数”是《经济学人》杂志推出评估中国GDP增长量的指标,通过新增的用电量、铁路货运量和贷款发放量三个指标分析经济状况 .
国家能源局10 月14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累计394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其中,9月份单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0.4%,其中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8 .1%,虽然增速较8月份有所回落,仍为年内第二高增速。
货运方面,中国铁路总公司网站公布数据显示,1~9月,货运总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0.4%,年内首次转正。
中国人民银行10月14日发布数据则表明资金也趋于活跃。9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7870亿元,其中,9月中长期贷款增加2457亿元,环比增加145亿元。由于9月份新增贷款同比增加1644亿元,助推前三季度新增贷款规模达到7.28万亿元。
中长期贷款一直被视为代表着企业或者政府更长期的投资行为,用于说明宏观经济主体的投资意愿。“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速9.02%,较上月提高0.42个百分点,显示社会信贷需求上升,宏观经济企稳。”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鄂永健表示。
但是对于这种数量上的增加,宏源证券固定收益总部首席分析师范为接受记者采访时仍表现出不乐观。“虽然政府一方面希望通过加大信贷投放来使经济回升,但贷款中一些地方与企业多是借新还旧,地方债的风险也是金融机构担心的。”范为说。
政策维稳效应明显
“短期经济实现反弹主要受政策支撑与去库存的反弹。由于三季度去库存加速带动钢铁、水泥与煤炭价格出现一定反弹。”范为表示。
三季度以来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刺激政策被受访人士认为是经济企稳回升的主要原因。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以“坚持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定调下半年经济工作以来,记者据公开资料统计,6月14日到9月7日,11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16个方面的稳增长政策措施。政策涉及减税、棚户区改造、轨道和高铁建设、节能环保、消费升级和信息消费等。
对于三季度以来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措施,范为认为,这主要依靠传统的投资拉动,消费仍然不能扮演主导经济增长的角色,出口贡献也已下滑至个位数。上半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一季度的30.3%提高到53.9% .
与政策相呼应,多个领域开始追加投资。例如, 铁路投资上,其全年目标从6500亿元增至6900亿元。
与市场主流的“企稳回升论”不同,经济学家、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目前当前经济趋势应是“趋稳向好”。
他解释,所谓“趋稳”是指经济增长暂时趋于稳定,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内,短期不再下跌,相反将出现一定的反弹。而“向好”是指结构优化,转型升级取得一定进展。
(责任编辑:DF081)
12 下一页 提示: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