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南海“怒”抓政策落地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李克强总理为此“拍了桌子”备受公众关注。一方面,对于中央政府简政放权的种种改革举措,社会在一片热望之外,也有改革受阻于“最后一公里”的感慨;另一方面,简政放权在官场出现了一种错误的解读,那就是把简政搞成了惰政,将放权变成了放任。
根据一些媒体的报道,“最后一个公里”的问题集中一些政策截流,政府部门所放之“权”转移到政府各部门的事业单位和各类公司、行业协会、商会、中介等社会组织上去,这本身不一定是问题,有些权力就是要授予社会组织,但问题在于对这些承接权力的单位和组织需要配合监管。否则,这些新的“掌权者”也可能滥用权力,它们有的对市场内各类活动主体的行为进行权威性认定,从事具有官方色彩的协调、联系、评优等活动,有的进行有偿的服务、咨询,“说白了,这些资质就需要花钱从它那里办。”
正是这样的政策截流让中央推动改革释放的红利打了折扣,李克强日前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就直言,一些中介服务是纯市场行为,与政府无关,对于这些服务企业,要放开市场和价格管理。但还有一些中介服务组织,“和政府一些部门绑在了一起”,对此,要坚决“切割干净”。这就是中南海的态度,对于“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当前问题又不止于“最后一公里”,这可以说是改革动力不足、魄力不够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地方又出现了政策的错误解读,个别官员认为既然是简政放权,那简政就“无为而治”,放权就是“放任自流”,什么都不用管,什么都不用干。一些群众对此意见颇大,却又无可奈何。李克强在地方调研时,也注意到有些地方确实出现了“为官不为”的现象,一些政府官员抱着“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甚至“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态度,敷衍了事。无论是群众还是总理,都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尸位素餐”。
为什么一些官员会尸位素餐?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其一,权力往往对应着利益,放权就意味着放下到手的利益,这让一部分官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降低;其二,权力也经常牵涉到责任,放弃权力也就放弃了责任,一部分官员回避了相应的监管职责,让一些领域呈现放任自流的状况。 这就是把简政曲解为惰政,把放权误解为放任的结果。
当然,由于简政放权涉及许多新任务,一部分政府官员在思维和经验上还没能跟上步伐,还有一部分政策可能需要与地方特点相结合,这样多重因素导致原有的工作模式不能继续,新兴的工作模式尚未展开,也可能出现短暂“无所作为”。
现在,症状已经看得很清楚,关键是对症下药。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就开出了药方,他强调:“各级政府一定要严格依法行政,切实履行职责,该管的事一定要管好、管到位,该放的权一定要放足、放到位。”李克强也提出,“‘放’是放活,而不是放任;‘管’要管好,而不是管死。”他强调,“不能让老百姓觉得,我们的工作就是在文件上‘画个圈’就不管了。”
也就是说,“管放结合”才是出路,全社会都要明确一点:“简政”并非“惰政”,“放权”不是“放任”。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都是政府的职能,无论程序和形式如何简化,它对应的政府责任没有变化。
对官员而言,简政放权或许对应的灰色利益是减少了,但市场的活力却增加了,国家和社会的财富增了,这背后也意味着官员的政绩上升了,他们有所作为的空间扩大了。对市场而言,简政放权也不意味着无序的发展,经济的“主引擎”是市场,但也少不了各级政府作为“助推手”,防止市场失灵、社会失序。
解决了观念上的曲解和误解,那么要把思想转化成为行动:让改革的光芒照耀每一片土地,让政策的红利辐射每一个角落。最近,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新措施,重点针对落实进展缓慢的,查找原因、提出对策,打通抓落实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力破“中梗阻”,消除影响政策落地的体制机制障碍。尤其是派出督察组,并且引入第三方评估和社会评价,全方位地解决政策落实的难题。
可以想象,在简政放权的道路上,改革举措会通过督查工作逐渐落实,中央借助群众的力量实现上下结合,打通这一轮改革的“任督二脉”,让中国经济和社会的精气神重新焕发活力。
(责任编辑:DF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