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8月16日电近期,河南开封拟投资千亿重现北宋“汴京”盛景的消息成为一些地方政府新一轮“投资热潮”的缩影。在经济增速下滑之际,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作用不可小觑。然而,在经历了2008年四万亿刺激计划引发的通胀和房地产价格暴涨后,网友及专家对如此“大干快上”地上马建设项目表示了质疑。
稳增长措施密集出台 巨额投资多地上马
今年上半年,中国GDP增速三年来首次跌破8%。在经济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中央把“稳增长”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地方政府纷纷出台庞大的投资计划以刺激经济增长,应对经济下行压力。
7月16日,宁波下发了《宁波市政府关于推进工业经济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若干意见》,提出扩大投资等六方面内容;7月23日,南京发布《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若干意见》,出台系列政策,涵盖投资拉动、房地产消费等领域。7月25日,长沙市委、市政府公布了雄心勃勃的投资计划:融资8292亿元,上马195个建设项目,涵盖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城市化布局等多个领域。河南开封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及保障性安居工程预计四年花费达1000亿元,而开封去年财政收入只有几十亿。
与此同时,上海作为地方自行发债试点之一,今年计划发行89亿元地方债券,主要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市政建设等。贵州目前正在编制《贵州省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收集各地上报项目2382个,筛选出总额高达3万亿元左右的重点投资项目。短期内各地投融资计划纷纷出台,被网友戏称为“地方版四万亿”刺激计划。
观望中充满质疑 网民专家有话说
如此大规模的刺激计划引发了网民对产能过剩和地方债务潜在风险的思考。
网友“生命之激情”表示,“这是我比较担心的影响中国经济的那个****——地方债!”还有部分网友表达了对投资可能导致的产能过剩的担忧。“yneszhdgd”认为,项目推出多,也是“制造‘半拉子’工程的开始”。
由于地方各自为政缺乏统一协调,某些热点行业重复建设在所难免。作为重复建设的重灾区,钢铁行业今年上半年利润同比锐减56.5%。目前国内钢价已跌破3700元/吨,较4月下降500元/吨。
与此同时,人们开始担心高额的投资会加重地方政府本已沉重的债务负担。
此前地方政府过度依赖的“土地财政”近来随着中央对房地产的调控政策面临困难,而上一轮经济刺激计划导致部分银行坏账率上升,使地方政府从银行大量融资难度加大。
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所长张长春表示:“在地方投资中,融资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国地方政府是不允许赤字的,而财政的钱终归是有限的。因此,投资的落实情况有待观察。”
国家审计署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已达10.7万亿元,超过当年政府财政收入。考虑到本轮投资规模,专家认为,地方债务累积已在所难免。但德勤会计事务所发布报告称,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虽然存在风险,但风险基本可控。
地方政府对债务风险似乎并不担心。长沙市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周练军表示,虽然8000亿的数目并不小,但应当看到融资计划并不是一次性进行,而是分五年完成,投资主要由银行和政府共同承担,没必要对债务风险“过度担心”。
关键在于地方政府合理合法融资
对于目前投资是否已“过热”,专家尚无定论。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0.4%,与上半年持平。在当前背景下,投资仍有一定作为。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认为,“投资和债务规模较大并不可怕,重要的在于地方政府提高投资项目的透明度以便监督,保证债务规模可控”。
“公众有权知晓资金的来源和去向,以监督和避免腐败的发生,”他表示。
谈到地方政府融资问题,刘尚希指出,当前还有大量民间投资找不到出路。他建议,如果政府搞好规划,把民间的钱引到实体经济和有现金流的基础设施上,实现政府与市场分工基础上的合作,则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稳增长中的财力困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