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2012年初,神州租车向美国SEC递交IPO申请,未能成行;一嗨租车在更早时候曾宣布2011年要去IPO,结果后来没有声响。
虽然多位已投资租车企业的PE人士都声称不急着上市,不急着盈利。目前可以为了市场规模而先不要利润,但长期来说,它们都需要一张更健康的、可以对投资人交代的财务报表。
罗兰贝格执行总监张君毅告诉记者:“2012年,乘用车租车市场的总额超过220亿元。其中比较多的是长租,短租是新兴市场。以2011年底的数字为例,约60亿左右是短租,140亿左右是长租的,租30天以上即为长租。按照车队的渠道来说,我们估计2012年底,整个租车市场长租和短租在一起,大概是26万辆。我们对未来市场增长比较乐观,总体来说,年增长18%-19%左右。”
神州、一嗨们,主要是在这60亿的短租市场鏖战。长租市场,目前主要还在全国各地的本地租车公司手中。
可以说,这并不是一个容量很大的市场,但目前竞争业已颇为激烈。如果未来行业持续高速发展,会不会有更新的竞争者加入继续低价策略?如果行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就放慢速度,那么市场上目前的玩家,还是要考虑如何盈利?
曹晖对这一点颇为乐观。他发现自己的客户中,大约有一半客户需要****。“这样的客户不会对10块钱特别敏感吧?目前99元一天是很常见的价格,10块钱可以影响到10个点,可以说就是很多企业的盈亏平衡点。”
与全行业价格战相辅相成的另一个现象是:这些租车行业的主打车型,以低价车为主。车速递旗下的车,平均市场裸车价为9万元左右,75%的客户租市场价11万元以下的车;一嗨租车的车辆,平均市场裸车价约为10万元——这还是一嗨租车有相当部分企业长租用户的前提下,后者租车会稍微高端些。
会影响盈利的另一大重要因素是二手车的处置。一般来说,租车公司对旗下车辆都是按照三年计提折旧。按行业惯例,大部分车都是使用三年左右,即作为二手车出售:这是利润的来源之一。
张君毅指出:“一个良好的租车行业是跟整车厂灵活的销售,以及流动资金的支持,还有和二手车市场的繁荣确实是分不开的。普遍来说,租车行业的汽车都是用一到三年,这样短的租车期以后,必然导致大量的汽车采购和大量的二手车出售。在国外,特别是美国大市场,这种条件非常成熟,周边相关行业是非常成体系的,这个企业并不需要为这些环节担忧,而在中国,这个市场初期的时候不仅是企业运作者,还要作为规范的制定者。”
而在二手车销售领域,安飞士租车已经探索出一条道路。安飞士租车隶属安吉汽车租赁有限公司,后者由上海汽车工业销售有限公司(简称“上汽”)和国际著名跨国汽车租赁公司(AVIS)各出资50%组建而成。
北京分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卞志欣告诉记者:“安飞士把自己使用三年的车辆都卖给兄弟公司,上海安吉旧机动车经纪有限公司(简称‘安吉二手车’,同样是上汽和AVIS各出资50%组建)。我们一辆车在租到两年半左右的时间,才可以基本上回收成本;剩下使用半年和处置时赚的就是净利润。”
安飞士租车目前是盈利的。它的另一大盈利利器就是:它80%是企业客户,这些又大多是外企,不少外企的总部原本就是租AVIS的车。
融资是第一推动力
租车企业,毋庸置疑是重资产公司。
所谓重资产公司,即资金密集型企业,而且往往得企业到一定规模时才能盈利,那么在到此规模之前,创始人能否融到足够的资金,来支撑其发展,就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
单2012年,神州租车上市计划失败后,获得华平投资集团2亿美元的投资;一嗨租车获得产业投资者Enterprise数千万美元的投资;瑞卡租车最近宣布1亿美元的股权+债权的融资计划。
处于扩张时期的中国主要租车企业目前并不盈利,曹晖分析:“美国的企业都是这样发展,积累、利润、融债。中国是快速发展,才有激进的股权融资方式。行业在扩张时期,(租车企业)把价格压得低,但迟早要回到一个正常状态。”
以神州租车为例。它既是行业老大,又是目前唯一一家曾公开过完整财务数据的租车企业。
神州租车成立于2009年,当年年底的车队规模是692辆;次年8月和11月分别获得君联资本1450万元人民币(单位下同)和约2亿元的投资,车队规模一跃达到了2010年底的逾1万辆、2011年底的2.6台辆,租车网点数分别达到了243个和520个。在获得华平投资集团2亿美元的投资后,神州租车2012年底宣布,车队规模已达到4.5万辆。
车队规模和网点数扩张带来了营收的高速增长,也带来了净亏损的不断扩大。神州租车2009年营收为5400万元,2010年提升至1.43亿元,截至9月30日的2011年前三季度为4.89亿元,同期的净亏损分别约为300万元、4300万元、 1.18亿元。
2012年神州租车更新过的上市申报文件显示,它2012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530万元。
有租车业人士认为这一数据不代表什么:第一季度有春节假期,用户对租车的需求激增,春节前后一段时间都是出租率和价格双高。第一季度盈利并不难。
但进入2013年后,租车企业都开始寻求债权融资。接近神州租车、一嗨租车的人士分别告诉本报记者,它们各自在进行债权融资。
瑞卡租车最近获得的1亿美元融资为“股权+债权”结合,李春田介绍说: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果企业在某个阶段达到了A就要还钱,如果企业在某个阶段达到了B就要转为股份,这种情形也是很多见的。”
即使规模小的车速递,曹晖也告诉记者“如果(股权)融不到资,慢慢做经营。以后做债权融资扩大规模。”曹晖对本报记者表示,债权融资是行业回归到正常发展速度时的重要融资方式。
中国的租车公司要获得债权融资并不容易,很多银行保守一般不给贷款,融资租赁公司可以做但成本略高,厂方金融还没广泛开展。神州租车曾获得汉口银行10亿元的综合授信,是因为它获得了大股东联想控股的担保。其他租车公司难以效仿。
曹晖指出:“未来租车公司主要应该靠厂方金融的支持,其次是第三方融资租赁公司和少数银行。已经有厂方找到跟我们谈合作,就是以车为抵押物,方案已经成形。贷款利率等于或者可以低于同期银行存款。当汽车厂商在整车销售市场不够理想时,就有动力尝试这种合作。第三方融资租赁,也是车是抵押物,分期付款还,融资成本是11-13个百分点。”
曹晖认为:“现在中国的租车公司,是靠股权融资,以及靠股东的资源和担保来债权融资。但最终是要靠企业自身的融资能力融资,以车为抵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