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年4月,民生信托刚满1岁。
虽然在现有68家信托公司中最晚成立,但在它的身上已几乎看不到初生的“稚气”。
从成立到2013年底,不到1年的时间里,民生信托新增信托资产达412亿元,而其中超过70%来自单一项目,这与其背靠的“泛海系”不无关系。
进入2014年,控股股东中国泛海对其增资10亿元,虚位已久的总裁一职也最终尘埃落定。新任总裁张博原为民生租赁副总裁,其民生银行的背景,或将为民生信托带来更广阔的渠道资源。
值得注意的是,民生信托所发不多的集合类信托项目以及四川信托集合项目,不经意间透露了“泛海系”与“宏达系”之间的融资技巧。
不满1年新增资产400亿
“一般背靠大集团,且发展时间短的信托公司会选择先发展此类业务。因为集团背景可以提供诸多便利资源,被动管理型业务能够短时间内帮助公司把规模做大,依托于此发展是一条捷径。”
对于成立不到1年的信托公司来说,民生信托的成长速度是惊人的。
2013年报所体现的数字,对于民生信托来说只有不到3个季度。年报显示,截至2013年底,民生信托新增信托项目111个,新增信托规模412亿元。
与大部分处于扩张期的信托公司类似,新增信托资产大部分来自单一项目。
在信托资产分类中,资金来源与管理方式之间联系密切。
“单一信托里受托企业或个人的部分多由信托公司主动管理,通道业务则属于被动管理型。”华东地区一位信托公司高层对理财周报(微信公众号:money-week)记者表示,“在被动管理型业务中,信托公司对项目不负有管理责任,仅作为其他机构的融资通道存在。”
根据年报,民生信托2013年新增单一类项目87个,规模302.4亿元;集合类项目21个,规模95.4亿元。而其主动管理型信托项目恰好也是21个,由此可以推论,民生信托新增单一项目绝大部分为被动管理型,也就是项目仅作为融资通道。
“一般背靠大集团,且发展时间短的信托公司会选择先发展此类业务。因为集团背景可以提供诸多便利资源,被动管理型业务能够短时间内帮助公司把规模做大,依托于此发展是一条捷径。”上述高层分析。
的确,民生信托的控股股东为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而泛海集团“掌门人”卢志强则亲自出任民生信托董事长。
此外,民生信托还有一个“远亲”——民生银行。虽然其股东中并没有民生银行的身影,但其控股股东泛海集团,同时也是中国民生银行的股东。资料显示,泛海集团共持有民生银行6.99亿股,持股比例2.46%。
此外,民生信托本身将自己定位为“民生系”的一员。民生信托副总裁李庆平曾公开表示,作为民生系经营机构的一员,公司跟民生证券等其他民生系的金融机构之间有广泛的协同。
实际上,民生证券的绝对控股股东也是泛海集团,泛海集团在民生证券的持股比例接近70%。与其说是民生系,不如称为“民生”开头的金融家族中,泛海集团几乎占有主导地位。民生信托背后的资源方已尽显。
在信托业务涉及领域上,李庆平还曾表示,基于股东泛海集团在房地产方面有很深的背景,公司在拓展房地产业务上会获得股东各个方面的资源支持。
但民生信托资产分布于房地产领域的部分并不多,占全部的比例为14.55%。其信托资产在工商企业领域最为集中,总计规模154.6亿元,占比39.6%。分布于金融机构领域的资产占比19.48%,排名第二。
在信托资产运用上,民生信托大部分项目均为贷款类,规模达233.3亿元,占比59.78%。
根据上述信托公司高层人士的说法,作为民营集团控股的信托公司,为民营企业提供融资贷款,或提供融资通道是这类公司业务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反过来说,这些民营企业也是其信托项目的重要来源。
做彼此的融资方?
从产品发行上看,民生信托与四川信托互为对方背靠的民营集团做融资方。“很难对此下定论,单从现象上看可以这样说。”一位信托业分析师对理财周报记者表示,“两个集团通过这样的方式或可以避免过多关联交易产生的不利影响。但目前民生信托发展时间尚短,所管理项目不多,是否真的互为融资平台还要看未来进一步发展。”
在重组民生信托的过程中,曾有多个声音猜测,搭建信托平台后,会对泛海系今后的融资带来更大便利。
观察民生信托一年来的动作,似乎并未寻到明显的迹象。
年报中,民生信托的关联交易方共有6个,分别是泛海控股集团、北京首都旅游集团、民生证券、泛海物业、北京经观信成广告和通海建设等,关联交易金额共计5.1亿元,这一数字处于正常范围。信托资产与关联方之间没有交易发生。
而在可查的集合类信托产品中,也并没有泛海集团的身影。
众所周知,泛海集团运用信托进行融资的频率很高,而且擅长于此。
根据泛海控股披露的对外担保、股权质押等公告,为子公司提供担保或质押股权以获得信托融资的对象包括10家以上的信托公司,其中,与四川信托、中融信托的合作关系尤为密切。
以四川信托发行的“汇丰”系列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为例,其从“汇丰1号”开始,到现在募集到“汇丰10号”。
如“汇丰1号”,其募资金额1.5亿元,续存期限1年,预期收益率10%,信托资金用于购买中国泛海持有的泛海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收益权。还款来源为泛海所属的民生金融中心项目经营租赁收益、股权投资分红等。
风控措施上,中国泛海将持有的泛海能源对应股权质押给四川信托,承担收益权回购义务,同时泛海集团为信托项目提供连带担保责任。
“汇丰1号”发行于2013年5月,至今该系列项目已经发行至“汇丰10号”,除“汇丰7号”和“汇丰9号”外,资金投向均为对泛海能源股权收益权的购买,只有在募资金额和还款来源上有所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民生信托发行的集合信托计划中,也不乏宏达集团的身影。
如民生信托“锦盛12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募资规模3亿元,资金投向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宏达世纪丽景”项目,融资方为成都宏达众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宏达集团、宏达地产向受托人偿还债务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以及民生信托“青岛千禧城项目信托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资金投向青岛千禧国际村置业,隶属于四川宏达集团旗下,募资规模3亿元。同样由宏达集团、宏达地产提供连带担保。
而宏达集团正是四川信托的实际控制者。四川信托在2010年完成重组后,股权结构中,“宏达系”的四川宏达集团与宏达股份合计持股约53.75%,是四川信托的控股股东。
另外,中融信托与四川信托之间同样渊源深远。曾有知情人士透露,四川信托重组后团队至今最重要的部分是中融班底搭建的,也对四川信托后来的业务模式起到决定性作用。
从产品发行上看,民生信托与四川信托互为对方背靠的民营集团做融资方。“很难对此下定论,单从现象上看可以这样说。”一位信托业分析师对理财周报记者表示,“两个集团通过这样的方式或可以避免过多关联交易产生的不利影响。但目前民生信托发展时间尚短,所管理项目不多,是否真的互为融资平台还要看未来进一步发展。”
两个动作
增资完成后,中国泛海将持有民生信托59.65%股份、浙江泛海持股25%、北京首都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15%。其中,浙江泛海为泛海控股的全资子公司,由此,“泛海系”持有民生信托股份合计达84.65%。
2014年以来,满1岁后的民生信托动作频繁。控股股东中国泛海对其增资10亿元,虚位已久的总裁一职也最终尘埃落定。
不久前,有消息人士称,原民生金融租赁副总裁兼飞机租赁事业部总裁张博将赴任民生信托总裁。这一消息得到民生信托内部人士的确认。
据了解,民生信托是通过重组原中旅信托而来。开业之际的高管名单中,由泛海系掌门人卢志强亲任董事长。副董事长李明海,来自泛海系内部,曾任泛海建设副董事长兼总裁;冯宗苏,原为中旅信托董事长。董事共3人,泛海集团和原中旅信托各1席,第3个则是原外贸信托总经理杨自理,同时担任民生信托总裁。
早在2013年,民生信托开业半年左右,原总裁杨自理就因个人原因辞职。此后总裁一职一直由副董事长冯宗苏代任,时至今日才最终落定。
新任总裁张博原来任职的民生租赁由民生银行控股,是全国最大的民用机租赁公司。但其此前对信托领域并没有太多接触。前述信托公司高层表示:“信托公司高管主要是布局战略,以及整合资源,在此基础上如果能有信托业的背景可能会更好,当相比信托业背景,前者更重要。”
另外,5月29日,泛海控股发布关联交易公告,公告显示,民生信托将增加注册资本10亿元。分别由浙江泛海、中国泛海各出资10亿元,以每股2元的价格认缴民生信托注册资本5亿元。
在民生信托原有的股权结构中,中国泛海持股69.3%,北京首都旅游集团持股30%。
增资完成后,中国泛海将持有民生信托59.65%股份、浙江泛海持股25%、北京首都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15%。其中,浙江泛海为泛海控股的全资子公司,由此,“泛海系”持有民生信托股份合计达84.65%。
根据泛海控股的说法,增资为满足民生信托战略发展转型需要,未来公司业务发展模式将集中在地产、金融和战略投资三个方面。
“民生信托在成立1年后增资10亿元,注册资本翻倍,其在未来的业务扩张中可能脚步更快。”前述分析师分析。
对于信托公司的净资本,监管层有相对严格的管理。信托公司的净资本会直接影响到其可以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按照《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中规定,信托公司应当持续符合净资本不得低于各项风险资本之和的100%、净资本不得低于净资产的40%的要求。扩充净资产规模,则能够帮助其未来扩大资产管理规模,进而增加收入和利润,提升盈利水平。
此外,监管层对许多信托创新业务也都有资本金要求。资料显示,如信托公司开办受托境外理财业务,注册资本金不得低于10亿元;保险资金投资的集合资金信托,担任受托人的信托公司上年末经审计的净资产不低于30亿元。
民生信托副总李庆平曾公开表示,民生信托也正在组建民生财富和民生资产管理公司。但记者在向民生信托求证时,未能得到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