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资界,一直有“投资企业就是与企业谈恋爱”的说法。不得不说,这个比喻很形象——企业家与投资人从不认识到互相接触,到互相了解,最终做出结合与否的决定,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只是见过一面后就草草结束,有的则是纠缠许久依然没有结果,只有极少数的一对能最终“喜结良缘”。以下我们就将几个案例完整的呈现出来,希望对创投与企业有一些帮助。
案例1:“雷士风波”
2012年5月25日,雷士照明公告称,公司创始人吴长江因个人原因已辞任公司一切职务。公司投资方、非执行董事、赛富亚洲基金创始合伙人阎焱接任董事长,来自施耐德电气的张开鹏接任首席执行官。吴长江的突然离职,引起了诸多猜测和争议。6月下旬,吴长江向投资人阎焱隔空发难;7月12日,雷士员工和经销商与外来投资者公开决裂,要求吴长江重回雷士……
迷耶?局耶?从5月25日突然宣布辞职,到遭券商平仓,到传闻被“带走协助调查”,再到缺席董事会,最后总算现身《第一财经日报》回应传闻,吴长江反出雷士,“失踪”月余,引人关注。
一方是知名风险投资机构软银赛富和全球知名的跨国产业大鳄施耐德,而另一方是有着众多员工和经销商支持的创始人。双方到底谁能胜出,目前依然扑朔迷离。
雷士事件被外界解读为创始人与投资人的控股权之争。然而,在控股权之争的背后,实际上更存在着一种规则、理念上的分歧和较量。“联系到之前发生的国美黄光裕和贝恩资本,以及陈晓争夺控制权事件,雷士的这种人事调整应该是非常典型的投资人股东联合向创始人股东发难的事件。”一位在2007年已经引进国际资本的浙江企业负责人表示。
在雷士事件中,控股权之争发生之前,创始人与投资人的分歧便时有发生。有报道称,吴长江敢拼敢赌,上市后在公司里愈加强势,对于董事会的“规则”很不适应,经常一时兴起就“越了红线”。一位接近雷士高管层的人士透露,股东之间在经营战略上时有分歧。曾经有一次,吴长江想收购一家英国公司,背着董事会签署了协议,此后阎焱跑到英国重新谈判,结果没等新协议签署,这家英国公司就破产了,雷士最终以更低的价格买下了这家公司的部分资产。事后,阎焱在微博上评论称:
“中国的民营企业为什么做不大,与企业的制度化、透明化管理关系极大。”
热评:
“其实这样的事件对于浙江老百姓来说并不陌生。风投机构和产业大鳄确实很强悍,而且他们的行事很可能都是按契约执行的。但吴长江那边有员工支持,还有掌握渠道经销商。这样一来,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吴长江如愿实现回归。虽然,这一事件中,创始人会如愿,但这并不意味着是创始人的胜利。现代企业永远只有双赢或多赢才是真正赢。”
——一位浙江商人
案例2:俏江南鼎晖反目
2011年8月26日,俏江南餐饮集团(以下简称俏江南)董事长张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引进投资方鼎晖是“俏江南最大的失误,毫无意义”,“民营企业家交学费”。她还表示,鼎晖什么也没给俏江南带来,却用很少的钱稀释了“那么大股份”。一时间,风险投资商和被投资企业的矛盾再次公开暴露在公众面前。
9月2日,接近俏江南人士郑啸(化名)告诉记者,鼎晖投资俏江南后,张兰和鼎晖之间的确颇多争吵,但这一争吵像“情侣之间吵架一样”。他认为双方的冲突本质在于--做实业的和做金融的思路不一样。
但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公开资料显示,2008年,俏江南在多家PE的竞争中选择鼎晖创投,后者注入约两亿元人民币的资金,占有前者10.526%的股份。
鼎晖创投投资俏江南时付出了“天价”,投资协议中,有一项对赌条款:因为非鼎晖方的原因,造成俏江南无法在2012年底上市,或者俏江南的实际控制人变更,鼎晖江南有权退出“俏江南”。退出的方式由俏江南选--鼎晖将股权转让给张兰或张兰认同的第三方,或者“通过法定程序减少注册资本及以减少股东数”。这即是俗称的“回购”。据一位律所合伙人介绍,后者说白了就是,张兰要想鼎晖江南同意减少注册资本,就必须开出鼎晖江南能接受的价格。所以当俏江南上市受挫后,鼎晖要求张兰高价回购股份。
事实上,2011年,俏江南一直在冲刺A股但上市未果,可能得转战香港上市,两个市场的平均行业市盈率是有差距的,那么,俏江南的估值是否会下降?如果是,鼎晖这单投资的盈利也可能大幅下降,甚至可能亏损;对于张兰来说,听鼎晖创投建议,向高管低价出让了部分股权,却还是不能在境内上市,她觉得她自己也亏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双方都有不满,矛盾浮出水面。
“俏江南想清退鼎晖,就必须付出让对方满意的回报,这不是一笔小数目。”一位投资界人士介绍,“鼎晖投资俏江南快3年了,要想让其退出,投资回报至少要在本金60%以上才能获同意。”
热评:
“企业家和投资者一定要“理念相同”,因为如果理念不同,又出现利益上的冲突,双方很容易谈崩。”
——一位PE合伙人
案例3:相宜本草事件
2012年7月2日, 一位接近今日资本的内部人士向媒体表示,目前其和相宜本草搞得非常不愉快,合作到后期就是貌合神离,上市之后今日资本肯定要退出。“相宜本草一方是希望今日资本快点出去,今日资本则是希望财务变现,把收益最大化。”
相宜本草正积极登陆资本市场,但背后却是与今日资本分道扬镳。相宜本草董事长封帅曾在内部大骂今日资本总裁徐新是骗子,头顶真功夫、网易等项目风险投资人的光环让他们吃了亏。
“外部看来风平浪静的联姻,其实过程中纠葛不断。”那位内部人士如此评价相宜本草和风投之间的关系。
据悉,在成功引进今日资本风险投资的第一年,相宜本草的创始人封帅签下对赌协议,把相宜本草的增长预期从50%调高到70%至80%,从不投放广告的相宜本草开始在电视上露面。这一年,相宜本草销售增长幅度最终达到150%;之后的三年间,相宜本草保持着年均150%以上的增长率。
据媒体报道,据内部人士透露,今日资本一方借由相宜本草这几年的增长赚了太多了。本应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之所以搞得不愉快,是因为今日资本这边尝到了甜头,希望做得更大。“从2008年到现在,今日资本应该是把全国化妆品企业业绩超过五亿的都接触过一遍了,据我所知就包括自然堂、完美、泊莱雅、卡姿兰、美肤宝等。相宜本草对此意见很大,声讨其不应投同业竞争企业,有意造成‘左手打右手’的态势。”该人士指出,此后双方应该是做了约束,规定必须等相宜本草上市或资本真正退出后才能投其他公司的。
热评:
“企业肯定想的是,要用最少的股份换最多的投资,资本方肯定是希望花最少的钱换取最多的股份。双方心理预期是背离的,利益的趋使下等于一开始就埋下了隐患。”
——一位内部人士
案例4:后谷咖啡纠纷
中国本土咖啡龙头企业德宏后谷咖啡有限公司(下称“后谷咖啡”)如今已将上市事宜搁置一旁,亟待解决的头等大事是填补资金链缺口。后谷咖啡母公司——德宏州宏天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宏天集团”)法定代表人张瑞靖对媒体表示:“如果再无转机,(后谷咖啡)能不能撑满一个月都难说。”
2011年初,北京一基金公司与后谷咖啡达成投资协议,随后,该基金在同年7月联合关联的6家股权投资企业成为后谷咖啡的新股东,合计持有后谷咖啡36.25%的股权。在引入上述股权投资公司之后,宏天集团以及原来的创业团队共持有后谷咖啡63.75%的股权,宏天集团仍为大股东,其持股59.74%。
“风投的钱2011年3月份就进来了,但我们在10月份就发生了争执。”张瑞靖的助理李先生认为,基金方面最终是想达到控制后谷咖啡的目的。
而基金方面坚称,对企业控制权“不感兴趣”,并且一切流程是“按合同办事”。
至关重要的是,双方早前签署的合同曾注明,贷款必须经新投资人两个(或以上)的董事同意才有效,而基金方面的董事正好是两位。这直接导致银行新的贷款授信审批已经完成,但基金方面拒绝签字,使企业陷入“只还不贷”的局面,后谷咖啡资金链告急。
据媒体报道,几家风投中投资总额占三分之一的最大投资人称,他同时代表北京纳琦嘉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以及呼和浩特市忠祥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两家投资机构。
这位人士对记者表示,基金方迟迟不签字的原因在于,投资方并未看到资金真正用于公司正常的运营和发展上。
原本志在打造“中国咖啡第一股”的后谷咖啡,在引入投资方后,不仅没有实现既定的发展战略,反而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并陷入足以拖垮公司的纠纷当中。投资方指责后谷使用资金太随意,后谷则称董事长熊相入的电话还能拨通,并非如传言所称“已抽逃资金跑路”;后谷指责投资方的目的在于获得后谷咖啡的控制权,投资方称并非实情;后谷称是投资方带来的无止境纠纷,让企业如今面临生存困境。
热评:
“问题的关键是,大多数民营企业对资本市场和资本运作一窍不通,早期粗放式的管理会遗留下来很多问题,在上市进程中,这些问题早晚会暴露在市场的聚光灯下。只有主动化解,厘清矛盾,才不至于在引进资本的过程处于被动。对于风投来说,不仅仅是单纯的财务投资者,更是战略投资者,希望赚快钱、赚大钱的浮躁心态也得改一改,否则,一旦企业自身无以为继时,PE也将难逃投资打水漂的厄运。”
——一位投资界资深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