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中集团昨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港股IPO的基石投资者活跃度不断提高,PE机构亦成为基石投资者的新生力量。今年PE在港股IPO基石投资者中的出资占比已达25.4%,创下历年新高。
统计数据显示,7月12日,伊泰股份成功登陆港交所,发行总规模8.98亿美元,其中宝钢、大唐、金陵控股等七家基石投者合计认购3.88亿美元,揽股超过四成。而计划赴港上市融资更多的光大银行(601818)与人保集团,则因基石投资者的投资规模未达到预期,导致上市计划一再延期。
ChinaVenture投中集团分析师李玲认为,这种现象与整个PE行业竞争日益激烈,PE机构努力寻求多元化的投资和退出渠道密切相关。在当前动荡的市场环境中,大量基石投资者在保证发行顺利完成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背后市况的疲态。PE机构的介入,有望改变基石投资者以往纯财务投资者的身份,使其向战略投资者转型,通过帮助企业提升价值,获取更高回报。
基石投资者“新力军”
基石投资者(Cornerstone Investors)是指港股IPO时在公募之前作为战略投资者申购公司股票的机构投资者,主要是以银行、保险公司、对冲基金、主权财富基金、养老金等为主的大型机构投资者、大型企业集团以及知名富豪或其所属企业。基石投资者按IPO发行价格购买预先约定数量的股票,并接受6-12月的锁定期。
近年来,基石投资者在港股IPO中的活跃度不断提高,根据ChinaVenture投中集团旗下数据产品CVSource统计显示,2010-2011年间,具有基石投资者的IPO数量占所有港交所IPO数量的35%左右,基石投资者认购金额占比逐年上升。截至7月13日,今年共有43家企业在港交所实现上市,其中10家引入基石投资者,总认购金额达到18.5亿美元,占此10家企业总融资金额的43%。
一直以来,港股IPO中的基石投资者都以大型企业集团、知名富豪或其所属企业为主,但近几年这个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新类型的基石投资者正在涌现。特别是PE机构成为基石投资者的新生力量,包括外资PE、具有产业背景的PE、银行系PE以及主权财富基金等。统计显示,PE参与港股IPO基石投资的数量占比从2010年的24%上升到2011年的52%,PE投资在基石投资中的金额占比亦从4%提升至16%进入2012年,PE机构以基石投资者身份认购H股的热情有增无减,3月1日,阳光油砂获得中投等三名基石投资者撑场,合计认购近6成;4月27日,海通证券(600837)登陆港交所,11名基石投资者前来助阵,其中华平投资认购2.1亿美元;7月12日上市的伊泰股份获得了七名基石投资者的支持,其中就包括私募股权公司金陵控股;同样于7月12日登陆港交所的永达汽车,也引入了霸菱亚洲作为基石投资者。
利弊权衡
在港股IPO中,为了保证发行的顺利完成,引入基石投资者已经成为一种惯例。特别是近几年,基石投资者无论在数量还是认购金额上都逐年增加,在港股IPO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投中集团分析师认为,基石投资者就像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一方面,基石投资者可保证一定数量的基础认购,保证发行的顺利完成,在当前动荡的市场环境中起到很好的稳定作用。同时,有实力的基石投资者参与认购也是对公司基本面、盈利模式及未来发展前景的一个肯定,在一定程度上给外界投资者树立起很大的信心。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大量基石投资者的存在也显示出背后市况的疲态,有些公司甚至到了没有基石投资者就无法完成股票发行的地步,新股对基石投资者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去年因市况不理想而推迟IPO的海通证券,于今年4月重启IPO并成功登陆港交所。与去年年底只引来华平与日本中央三井信托两名基石投资者的2.22亿美元认购相比,今年海通证券重启IPO时的基石投资者已多达11名,合计认购金额达5.77亿美元,占总募资总额的35%。可以说,基石投资者是海通证券此次IPO成功的关键所在。无独有偶,去年港股IPO只差临门一脚的小南国也于今年7月成功实现上市,与上次失败不同的是,小南国此次IPO成功引入Milestone F&B limited出资2200万美元认购了33.5%的新股。因此,IPO日程频繁延期的光大银行、人保集团,都将引入基石投资者列为承销商的重点工作之一。
近年来,基石投资者活跃度不断提高,PE机构亦成为基石投资者的新生力量,在港股IPO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ChinaVenture投中集团分析师李玲认为,这种现象与整个PE行业竞争日益激烈,PE机构努力寻求多元化的投资和退出渠道密切相关。在当前动荡的市场环境中,大量基石投资者的助阵在保证发行顺利完成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背后市况的疲态。PE机构的介入,有望改变基石投资者以往纯财务投资者的身份,使其向战略投资者转型,通过帮助企业提升价值来获取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