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上周末,公募基金产品基本数量已至998只,距1000大关仅一步之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即将步入“千金”时代。
14年,零到一千的时间跨度,勾勒出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发展的一
“千金”时代,基金业能否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艰难转型,摆脱人才、渠道等诸多瓶颈的制约,迎来二次腾飞的契机,蜕变成“我们所需要的强大的财富管理行业?”
加速推进的“原始资本积累”
天相数据统计显示,截至上周末,公募基金产品基本数量(以刊登《招募说明书》为准统计出来的基金数量,含联接基金,A/B/C及分级基金合并计算)已达到998只。与此同时,仅6月8日当天,就有7只基金完成募集即将成立。基金整体数量距突破1000只大关仅一步之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即将步入“千金”时代。
从时间维度看,基金业产品数量呈现加速扩容趋势。统计显示,从1998年首批2只封闭式基金成立到2004年基金数目首次突破100只大关,用了将近6年时间,而基金数量从2011年底的900只跃升至如今“破千”在即,仅仅用了6个月有余的光景。
事实上,从2010年开始的基金发行市场化改革使得基金数量以前所未有的频率高速扩容,多通道审批制度下基金发行的制度约束大为降低,单周20只新基金同时发售的情况已成行业常态。
面对基金数量的加速扩容,分析人士感叹,中国基金业十余年就完成了海外基金业需数十年走完的道路。“对比美国共同基金发展的历史,中国基金业的步伐的确走得比较快。”上海证券基金研究评价中心首席分析师代宏坤表示:“从1只到800只共同基金,美国大约用了40年的时间,而我们只用了十几年。”
然而,数量上的狂飙突进并不意味着行业发展的一蹴而就。
从规模维度看,尤其是近几年,在新基金成立几乎是“开足马力”的情况下,公募行业整体资产管理规模却有所下降。统计显示,2009年末,市场上共有551只基金,资产管理规模总值达到2.64万亿元;到了2010年末,尽管基金数量已提升至687只,但资产管理规模却下降至2.48万亿;此后一年,扩容大戏仍在上演,基金数量已增至882只,然而资产规模依旧缩水,降到2.17万亿。
“行业的发展过于偏重以新产品发行为导向。”沪上某基金研究机构负责人表示,投资者赎老买新的投基倾向与基金按规模收取管理费的盈利模式使得基金公司在发行大战中很难“稳住阵脚”,因此,即便平均首募规模和整体资产管理规模不断缩水,基金公司新产品发行的热情短期恐难迅速降温。
沪上某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也坦言,美国的基金产品首募规模一般不大,需要用长期良好的业绩证明自己才能受到投资者认同,随之规模逐渐扩大,反之亦然;中国内地情况却并不是这样,绩优老基金的规模效应还不如新基金,有投资者还会赎老买新,基金数量大跃进也就符合想像了。
对此,北京某基金研究机构负责人表示,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目前基金业的加速扩容。“中国基金业只有14岁,仍然处于发展初期,从海外经验看,成熟市场中基金行业在发展初期同样经历数量迅速膨胀的阶段。”
“换个角度看,新基金发行低迷自2008年开始,已持续到第5年。在这种情况下,新基金在困难中发行的基本基调一直未改,必然有其存在的内在逻辑。”在上述负责人看来,基金发行目前的格局和费率,决定了当下无论发行规模沉淀多少,新基金仍然是各家公司资金流入的主要渠道。从这个角度看,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新基金发行对于各家公司来说仍然是主要的“成长方式”。
北京某基金公司市场部负责人认为,从最初的挪步探路到如今的放开步伐,基金业正在经历一场加速推进的“原始资本积累”。“跑马圈地的时代,发行1只基金就如同播下1颗种子,近几年基金资产管理规模缩水,与基础市场持续疲软有关,一旦行情起来,种子的生根发芽应该会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告别“贴身肉搏”
“除了名字不同,产品没有什么两样。”2009年记者走访销售渠道时,某城商行理财经理的一句揶揄令人印象深刻。
“近期,基金市场的创新很多。即使是作为一名专业研究基金的人,也开始有目不暇接的感觉了。”华泰联合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王群航今年在微博上的感慨引起业内人士的共鸣。
尽管对于基金数量大跃进是盲目扩张还是行业发展规律作用使然,目前依旧存有争议。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白热化的竞争环境中,基金公司产品研发在挖掘市场热点、迎合投资者需求方面的热情骤然提升。
从产品结构角度看,基金公司过于偏重股票市场进行产品推广的传统正在朝多元化投资领域调整,一“股”独大的产品分布结构已悄然发生改变。
数据统计显示,2009年底,基金市场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数量分别为230只和153只,资产管理规模行业占比分别为50.37%和28.41%;而债基、货基和保本基金等一系列低风险产品的市场占比则相对较低。
而近两年,随着管理部门大力推动债券市场的发展,相伴而生的固定收益基金产品获得了巨大发展空间;权益类市场行情的持续震荡也让投资者的避险情绪不断升温,相关产品市场潜力有待挖掘。在此背景下,基金市场中原本的“非主流”产品已日益成为基金公司眼中产品突围的重要对象。
2011年底,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占比下降至46.11%和23.97%,低风险基金产品市场占比则相应抬升。其中债券型基金资产规模占比由2009年的3.18%上升至5.64%,货币基金由9.82%增至13.62%,2009年占比仅0.83%的保本型基金,2011年底市场占比也提高到2.38%。
2012年,债市“慢牛”格局延续的预期使得基金在产品扩容方面将更多注意力投向固定收益领域。二季度以来新申报的基金产品超过八成为低风险基金产品,而发行市场固定收益类基金的热销也使得其人气一再被推高。
证监会公布的基金产品审批进度信息显示,截至5月31日,二季度以来基金公司共上报新产品43只,其中36只基金为偏债、保本和货币等低风险产品,占比超过八成,其中23只基金主投债市;5月中旬以来基金公司上报的7只基金产品更是清一色为偏债型基金。
“基金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症结之一就在于‘产品结构不合理’。”银华基金总经理王立新表示:“将来的基金市场也将进行‘结构调整’。在我们看来,未来中国的基金市场将往固定收益类产品、量化投资等方向发展。”
除此之外,从类型角度看,经过14年的探索发展,基金产品创新不断。从第一只开放式基金问世,到首只QDII基金出海,从量化产品现身,到分级基金登场,基金产品创新脉络清晰可见。
近期,两只跨市场ETF基金因成功联接了沪深两市现期货市场,填补了市场空白,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两只基金募资合计超过520亿元;首批短期理财债基因充分挖掘投资者短期理财需求而受到市场热捧,首募规模超400亿。
一个月内,4只创新产品上演了一场吸金千亿的发行大戏。此外,华夏基金和易方达基金开发的首批跨境ETF基金也已经厉兵秣马箭在弦上,这同样是可能带来市场革新的基金首秀。
分析人士表示,在打破同质化竞争束缚的过程中,基金逐渐意识到从投资者需求出发,进行多元化产品和服务研发的重要性。“同时,在不断探索中,部分基金公司结合自身竞争优势,尝试打造相关投资领域的专业领先形象。”例如,富国基金在固定收益和量化投资方面着力较多,新华基金致力于成为最优秀的权益类资产管理者,而银华基金则将分级杠杆基金的推广作为当下的重点。
该人士表示,产品的扩容和竞争压力倒逼基金不再单纯拘泥于传统股票市场的“贴身肉搏”,转而在产品和业务的推广方面不断创新,从而将行业蛋糕不断做大。
“千金”易得 “良将”难求
千金时代,什么最贵?人才!
有人做过这样的对比:某国内大银行40万人管理资产14万亿,人均管理0.35亿,不足基金行业人均管理资产的1/8。这个对比不一定恰当,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基金业员工的从业特点及所承受的压力。
伴随基金数量的扩容,基金经理等其他相关人才的行业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尽管截至2011年底,基金从业人员已过万名,总体学历明显较高,高材生、名校生、归国留学生日趋集聚。然而在资产管理行业迅速膨胀的时代,基金经理依旧成为稀缺品,年轻的80后基金经理被推上历史舞台,而更深层次的“年轻”在于,约四分之一的基金经理从业不满一年。
上海证券基金研究评价中心首席分析师代宏坤所做的一项专题报告显示,以公布年龄的222位基金经理的统计表明,基金经理的平均年龄为38.2岁,“60后”占比为14.4%,“70后”基金经理占比为77.03%,“80后”基金经理占比为8.56%。
而目前在职的727名基金经理(截至5月末),平均的从业年限(累积担任基金经理的时间)仅为2.74年,约四分之一的基金经理从业年限不满一年。
具体看来,最长的从业年限为13.25年,而从业不满一年的人数为191人,占比高达26.27%;一年以上三年以内的为149人,占比为20.50%;三年以上五年以内的为261人,占比为35.90%;而从业五年以上的为126人,占比仅为17.33%。
在行业人才紧缺的背景下,老牌基金经理不断流失,新人被迫加速上位已成常态。近20位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年轻人承担着几百亿资产的管理,短暂的资本市场投资经历让他们不时成为舆论质疑的对象。
相比之下,目前中国内地最资深的基金经理已所剩无几。据本报统计,连续担当基金经理年限超过10年的目前仅剩4位,他们分别是汇丰晋信林彤彤,华安基金尚志民,易方达基金陈志民和长盛基金王宁。
除了略显浅薄的投资从业经历外,基金经理的任职时间也普遍偏低。代宏坤指出,基金经理任职年限(管理当前基金的时间)平均约为1.63年。具体来看,管理当前基金的时间不足1年的基金经理人数为315人,占比竟高达43%;1到3年的基金经理人数为300人,占比达41%;管理当前基金在3年以上的人数为112人,占比仅为16%。
基金行业人才的成长跟不上产品扩容的脚步,这是摆在新基金发行速度依旧维持高频率面前的迫切问题。
“对于一家负责任的公司而言,培养一个基金经理花费的时间不下4、5年,财力投入更是无法估量。而对于别人来挖角,我也确实非常痛苦。”资产管理规模排名前三位的某家大型基金公司总经理面对记者时坦言。在基金发行数屡屡冲破新高的背后,竟是基金公司人才储备的声声叹息与阵阵焦虑。
前不久,华夏基金原副总经理王亚伟离职,引发市场对于行业人才流失加剧的感叹。有舆论认为,少了某个人或某个符号,基金行业并不会伤筋动骨。但是,伴随产品的扩容,行业发展需要制度的变革,公募基金业未来的出路在人,但不在某个人。如何让更多优秀的人留下,同时为更多投资人创造业绩,这是一系列公募“过来人”告别身影给行业留下的最意味深长的疑问。
下一站,质变
从某种角度来看,基金数量“破千”,仅仅只是行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符号,相比之下,更高更稳定的投资回报率、更大的资产管理市场占比等数据或许对于投资者、管理层和行业本身更有意义。
赚钱效应难显,人才缺口拉大,声誉拷问不断,在即将步入“千金”时代的当口,诸多挑战横亘在行业发展的面前。“千金”时代,行业所追求、市场所期盼的不再仅仅只是数量规模的简单堆砌,而是其从量变到质变的华丽转身。
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成立大会上表示,“我们需要一个强大的财富管理行业”。基金作为国内最专业的资产管理机构之一,理应在财富管理市场滚滚向前的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从近几年的情况看,基金投资的门槛和限制正在保证风控的前提下逐步降低,基金在股票债券、不同市场不同领域的投资范围不断扩大,为相应的产品创新创造了前提。” 沪上某基金分析人士表示:“业务方面,借鉴海外经验,美国市场共同基金在‘401K’计划的支持下能够获得持续的资金支持,对于行业稳定发展提供保障;目前,中国内地不少基金公司管理者也多次表示,基金应当成为中国养老体制的重要制度安排。随着管理层在管制方面的放松,在许多领域,基金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有待挖掘。”
另一方面,与“放松管制”相对应,有分析人士建议管理层在“加强监管”方面继续着力。从产品角度看,一些长期业绩持续低迷、规模低位徘徊的基金产品,不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这样的产品可以考虑退出市场”。
现有制度安排下,一只基金连续60个工作日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或者连续60个工作日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达不到100人的,则基金管理人在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后,有权宣布该基金终止。然而从清盘条件看,基金公司通过帮忙资金或自购来实现“妙手回春”并非难事。
“基金产品市场良莠不齐,新产品又层出不穷,投资者在选择时由于缺乏专业知识而往往无所适从,更多听从银行渠道人员的‘指挥’。”分析人士表示:“对此,一方面应该加大专业投顾机构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应该对存量市场进行一定的优胜劣汰,提升基金产品市场整体的竞争力。”
华泰联合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王群航建议,对于那些规模、业绩均长期表现不佳的基金,基金公司可以考虑合并。尤其是由同一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更加便于合并,从而提升持有人数量和净资产规模,避免踩线。
代宏坤更直截了当表示,应该让这些“僵尸基金”被市场淘汰,这样基金行业才能实现健康的发展。“最重要的是构建保护持有人利益的有效退出机制。”
分析人士表示,伴随监管层“放松管制、加强监管”思路的逐步落实,基金在“开源”与“节流”两端或都将面临一系列的转变,如何顺应环境变化的趋势,从中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将成为整个行业在步入“千金”时代之后,实现二次腾飞梦想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