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俊华财政预算案政策放行
“在未来一年,外围环境仍然错综复杂,充满变数,全球都要准备面对”货币战“、”贸易战“和”地缘政治战“三大战场。香港作为高度开放的小型经济体,三个战场都会为我们带来一定的影响。”
2月27日,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向立法会提交了他的第六份财政预算案(下称“预算案”),为2013年的经济环境定下“充满挑战”的基调。
对于香港的经济大动脉金融业的发展,预算案一改去年“稳定金融体制”的态度,在基金及资产管理业务、保险业、政府债券计划、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方面提出多项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提升香港作为“国际资产管理中心”的地位被提上日程,基金及资产管理业务得到特别关注,曾俊华在预算案中提议推出税务优惠、发展本地信托服务业、私人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等。
拼抢国际资产管理中心
“国际经济重心东移,亚洲已经成为世界财富增长最快速的地区之一。我们会把握时机,进一步发展基金及资产管理业。”曾俊华表示。
为提升香港作为国际资产管理中心的地位,预算案提议为行业提供合适的法律及监管框架、清晰而又具有竞争力的税务环境,吸引更多不同种类的基金公司,以香港作为基地,扩阔基金业务的种类及范围,并带动对资金管理、投资顾问、法律、会计等专业服务的需求。
而这也意味着,香港与新加坡两大亚洲金融中心,在资产管理业务上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新加坡从开始发展(资产管理中心)大概有10年的时间了,监管成本比香港更低。”一位资产管理公司高管对记者表示,现阶段,对于不少资产管理公司而言,如果没有特别考虑,新加坡是首选注册地。
香港证监会最新的一份调查显示,截至2011年底,香港的基金管理总资产已经超过9万亿港元,位列亚洲第二位。其中,以资产管理业务规模最大,管理资产近6万亿港元,其次为私人银行业务,管理资产约2万亿港元。
“税务和监管框架只是考虑的一部分。”上述资产管理公司人士解释,选择公司的注册地是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以现在的条件来看,两地税收差异并不算大,但新加坡在注册资产管理公司、发行基金等方面都要比香港容易,人力成本和相关专业服务人员的费用也低于香港。“同样的法律文件,香港的费用可能是新加坡的几倍。”
预算案对于私人银行及财富管理方面也有关注,但并未提出具体措施,仅表示会配合私人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特区政府与监管机构会继续支持业界筹组行业组织,推动资格认可及加强从业员培训。
过去5年,香港的私人银行数量已经由27间增至41间。预算案认为,随着内地财富迅速增长及资本项目的稳步开放,内地资金投资境外金融市场的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制度可望进一步放宽,这方面的发展将有助推动本地私人财富管理业务。
“私人银行方面,新加坡还是亚洲最大的中心。”前述资管人士坦言,即便香港意在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方面发展,其目标也应该是将蛋糕做大,而不是与新加坡争第一。“香港还是应该利用好自己的优势,将境外资金吸引到中国内地,或者是作为内地金融机构服务海外客户的基地。”
对私募基金和对冲基金行业,预算案也首次提出明确扶持措施。预算案建议,将豁免离岸基金缴付利得税的投资范围,扩大至包括买卖于香港没有物业或业务的海外非上市公司 ,让私募基金同样享有离岸基金的税务豁免安排。
目前,香港注册的基金只能采取信托形式,预算案指出,当局正研究修改法例,计划引入基金业日趋普遍的开放式投资公司形式,吸引更多传统及对冲基金以香港为基地。为扩大香港基金业的销售网络,香港证监会正与内地相关机构研究建立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安排。
扩大RQFII安排
香港是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效率的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拥有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资金池。截至2012年底,人民币存款和存款证余额共计7200亿元人民币。
“我们会继续与内地相关部委保持沟通,尽快落实下一阶段扩大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安排,包括把合资格的香港金融机构加入为试点机构。”曾俊华表示。
2011年底RQFII计划推出后,离岸人民币投资产品的种类有所增加,其中追踪A股市场的交易所买卖基金备受市场欢迎,不过初期列入试点机构的多为中资背景的金融机构。
“(扩大RQFII)需要经过一个程序,估计未来几个月会有一些措施,逐步扩大到其他金融机构。”凯基证券亚洲营运总裁邝民彬认为。
除了扩大RQFII受益范围外,预算案表示,还将继续加强本地市场基建,跟世界各金融中心保持紧密联系,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在国际结算、融资和投资方面的应用。不过,具体措施则并未提及。
“现在还没有什么消息。”邝民彬表示,预算案与施政报告类似,大多只有粗略的框架,细节方面还需要相关机构后续跟进,另一方面,与人民币相关措施,也需要港府积极与内地对口部门磋商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