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招工难不仅出现在东部,还蔓延到安徽、河南等地。专家认为,用工荒将逐渐变成常态。
蛇年春节刚过,各企业工厂陆续开工,但“招工难”依旧是企业面临的“老大难”问题。
据公开数据显示,武汉缺工量首次突破10万人,广东缺工量高达120万人,河南一企业月薪5000元招不到软件工程师,安徽用工市场出现“一人难求”局面等。今年的“用工荒”不仅出现在东部沿海城市,还蔓延到了劳务输出大省安徽、河南等地。
本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一些打工者的期望薪资过高,还有一部分打工者想换更好的工作,观望态度明显。另外,由于东西部工资差距缩小,一部分打工者选择了在家门口打工。多种因素叠加导致了春节后的新一轮“用工荒”。
北京服务企业招工难
北京市的用工市场情况如何?本报记者探访发现,很多服装店、餐馆等服务行业门前,都张贴着招工信息。
2月24日下午,本报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附近的一家韩国烤肉餐厅,餐厅负责人告诉记者:“尽管我极力挽留,年前回家的服务员很多都不来了,现在服务员很难招。”
本报记者又来到海淀区西四环附近的一家足疗店采访,这家负责人也表示:“大部分员工在初十前后陆续到岗,另有七名员工至今没有到岗。目前已经开始招聘了,等到顾客多的时候,人手就不够用了。”
留在老家做生意
和其他外出打工者不同,春节刚过,河南省某县的王小伟(化名)选择留在家里。
王小伟在外打工已经五年了,他告诉记者:“我之前在南京一家餐馆做厨师,月工资5000元左右,一年下来能挣六七万块钱。今年不想去外地打工了,准备在家做生意。”
问及原因,王小伟表示:“现在物价飞涨,在大城市里花销大,在老家随便干点活一年也能挣个四五万。”
王小伟准备开一家小型的养猪场,“这几年打工存了点钱,考察过后觉得养猪还不错,现在猪肉价格稳涨,以后价格还会涨。”
打工存钱回家开店
在北京市虎坊桥人才市场,记者认识了安徽籍打工者孙义才。
孙义才告诉记者:“找了几家用人单位,待遇都差不多,不过还没有谈好。我之前的工作是面点师,月薪在2500元左右,今年我还选择做面点师,不过希望找个月工资在3000元以上的单位。”孙义才说,房租从今年起每月上涨150元钱,意味着今年要多挣1800元钱。
4年前,孙义才从安徽来到北京,在一家面馆做面点师,月薪2200元,面馆生意好时,每月还能发300元左右奖金。不过,薪水涨幅远没赶上增加的生活花销。
“那时每月房租750元,加上交通、通信费等日常开支,每月花销在1000元左右,一个月最多能攒下1200元左右,一年下来15000元左右。”孙义才说。
然而,随着房租、生活成本的不断上涨,孙义才去年才存了不到8000元钱,“活干的不比往常少,可是钱却挣得越来越少了,所以今年得找个工资高点的单位,希望每个月除去所有开支能存1500左右。”
“其实我的梦想很简单,就是回老家开一家自己的面馆,需要五万元左右,需要奋斗三年,钱存够了就回家开店。”孙义才说。
热闹拥挤的招工场面不再现
长年从事家政服务招聘工作的张强(化名)告诉本报记者:“招工一年比一年难,用工最红火的时候,招聘前台排着队咨询、填表、签合同,可现在招聘前台冷冷清清是家常便饭。”
热闹拥挤的招工场面已成为张强的回忆,张强说,以前是“五六个人争一个工作”,现在是“五六个用人单位争一个工人”。
记者了解到,每逢年末年初,都会有一批家政从业人员流失到其他岗位上去。“本来工人就不多,流失一部分后,家政工就更紧俏了。”
“现在家政工的工资并不算低,每年都在上涨。和去年相比,家政人员平均工资上涨了200元—300元。我手上有几个金牌月嫂,月工资能拿到一万左右。”张强说。
劳动力市场逆转
当前,中国正在经受“用工荒”与“就业难”的双重煎熬,春节后“求职难”与“用工荒”矛盾进一步凸显,反映出中国人才市场结构性短缺问题加剧,也暴露了我国用工政策的诸多不合理之处。
生活成本上升、新生代农民工对工作要求的变化等被认为是“用工荒”背后的原因。但在研究人口学的经济学家看来,随着劳动力供应的变化,中国享受人口红利的时代正在过去,“用工荒”逐渐变成常态。
业内专家表示,“用工荒”成为劳动密集产业的长期趋势已成定局,老龄化等问题使得新增劳动力无法弥补劳动力需求。
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增长及适龄劳动力的减少,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矛盾可能将长期存在。作为需求方,企业应加快转型升级,为劳动者提供更高的待遇和更好的工作条件。政府部门也应从宏观的角度以多种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对中国劳动力结构性矛盾进行调整。只有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推动产业发展模式转变,才可能让用工矛盾得到实质性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