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10年在北京大规模招商央企、国企落户之后,借着今年“两会”揭幕的东风,贵州再推万亿民资招商计划,意欲丰富完善其产业链,并解决巨额固投的资金来源问题。
3月2日,贵州在京举办面向全国优强民营企业招商项目推介会,重点推出506个全省重点投资项目,不仅贵州党政一把手和国家工商联负责人出席,马云、宗庆后、张近东等江浙巨富亦齐聚捧场。
力招万亿民资
本次推介会是今年贵州招商引资万亿投资项目的重要举措。按照计划,今年贵州全省、市(州)、县(区、市)三级编制、入库招商项目总投资不少于10000亿元、开展招商引资推介对接活动不少于1000次、组织集中签约项目总投资不少于3000亿元,确保全省完成引进省外实际到位资金5000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
贵州社科院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胡晓登对《第一财经日报》分析,此次面对民企的万亿投资计划,也是继2010年吸引大量央企落户和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之后,完善贵州产业链、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
在贵州省政府咨询顾问、贵州省委党校副校长汤正仁等人看来,2010年后,贵州从“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战略,到“三化同步”等战略和措施都非常得力。
在央企的拉动下,贵州更是驶上了快速发展轨道。2011年贵州固定资产投资达5100亿元,增长60%。2012年固投达7809.05亿元,比上年增长53.1%。与投资相对应,2011年贵州GDP增长达15%,去年增速虽有所下降,但也达到13.6%,连续两年在全国名列前茅。
胡晓登说,这两年主要是一些基础性的投资,如水利、交通等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而延长产业链需要民营经济。“路给你修好了,机场建好了,原材料初级产品出来了,你就进来加工。现在这个时机对民营经济很有吸引力。”
例如,在一期投资高达73亿的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之后,将带动农业的发展,而这就需要民营经济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这些事情是央企不会做的。”胡晓登说,包括资源的深加工、农业现代化等延长产业链的事情最适合民营经济进入。
江浙“大佬”看好
这样的发展时机也为外界所看好。在推介会上,包括马云、宗庆后、张近东等一大批大佬都“捧场”到会。
在贵州投资十年、已是第四期投资的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说,贵州市场潜力很大,投资发展氛围很好,是目前中国最后一块投资宝地。
“如果全国有三个发展最好的地方,贵州一定是最后一个。如果大家错过了三十年前广东、浙江的投资机遇,今天一定不能错过贵州。”阿里巴巴集团主席马云说。
值得注意的是,现任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和省长陈敏尔均来自江浙地区。赵克志调任贵州前,曾担任江苏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多年,陈敏尔也在浙江担任浙江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多年,两人均具有丰富的民营经济发展经验。因此有分析认为,江浙“大佬”们“看好”贵州也与之相关。
胡晓登说,从沿海发达地区过来的主政官员所带来的观念、行为方式、工作效率、视野、发展的紧迫性十分重要。“而且他们有在那边工作的经验,知道经济是怎么搞上来的,同时又具有那边的人脉资源和号召力。”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开始进入贵州的厦门万绿城集团就看中了这个契机。万绿城集团行政部程总告诉本报,除了在黄果树瀑布附近投资度假酒店外,该集团在安顺市区投资的一个城市综合体也已于去年底开业,住宅部分已经售完,商铺也基本招租完毕,综合体内一个五星级酒店将于今年开业。“接下来我们在安顺还会有新的项目,正在和当地政府谈。”
“我个人认为,民营经济的1万亿,比央企的10万亿的综合效益还高得多。它带来的体制机制效益、观念效益、效率效益等是钱买不来的。”胡晓登说。
高增长持续
目前贵州仍处于投资驱动的阶段,投资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汤正仁指出,像贵州这样的欠发达地区,消费需求增长缓慢,出口量价很小,在GDP所占比重很小,贵州的主要矛盾,不仅是需求不足的矛盾,更为突出的是生产能力不足的矛盾。
根据去年8月贵州编制发布的《贵州省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从各地上报2382个项目筛选出总额3万亿元左右的重点投资项目,初步提出规划10个国家级重大项目、50个省级重大项目和200个省级重点项目。而3万亿的投资规划对去年全省公共财政收入1014.05亿元的贵州而言,显得过于“庞大”。
因此,如何吸引省外资金尤其是民资的进入,也是贵州保持快速增长的关键所在。在经历了两年的高速增长后,贵州仍提出了14%的增长目标,这一目标位居全国各省市之首。
胡晓登说,大规模的引资和投资效益体现需要一个过程,这两年的投资效应将进一步发挥,尤其是民营经济效应发挥周期更短、更快。“民营经济是不会让资产闲置的。比如说,国有经济是3到5年,民营投资可能就是一两年的事。所以完全可以保持这个速度增长。”
汤正仁也认为,贵州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高速增长。“因为它刚刚起步,前一段时间大规模的投资还没有实实在在发挥作用,比如产业投资,现在很多产业还没形成生产能力,而下一步正是发挥作用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