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奉化一幢只有20年历史的居民楼倒塌,这可能有偶然的原因,但是有媒体在当地调查中发现,“危楼”不仅是倒塌的这一幢,同社区的其他楼、同街道的其他社区,还有许多楼房或出现安全隐患,或已被评定为C或D级危房。这也不仅是奉化一地的问题,近年来,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建设的楼房已经频频成为事故主角。
上世纪80年代之后,我国各地城市化建设提速,大批楼房密集建成,人们成为楼房居民享受生活的同时,也不得不接受这批建筑质量存在良莠不齐的现实。如今,许多楼房的建设年龄已经陆续达到20年、30年,随着各地出现楼房坍塌现象,人们担忧一些城市会进入建筑质量不佳的“报复周期”。
按照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的规定,一般性建筑的耐久年限为50年到100年。而我国土地的使用权一般为70年,这也大抵意味着人们期待附着其上的建筑有着相当的使用年限。有数据显示,英国建筑平均寿命可达132年,居世界首位;法国建筑的平均寿命是102年,而欧洲大部分国家建筑的平均寿命为80年,即使设计更新较快的美国建筑寿命也达60年,而中国建筑寿命仅为35年。
2010年,住建部的一位副部长在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也直言:“我国是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却只能持续25~30年。”数据如此,此前频频发生“楼歪歪”、“楼脆脆”、“楼倒倒”的事件更加剧人们心头的疑虑,中国建筑何以如此“短命”?
原因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设计施工时候就留下隐患。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筑市场突飞猛进,质量监督、监理的环节多有欠缺,一些施工材料也难免存在质量缺陷,加上公众对于房屋质量的安全意识和检测手段都不足,这些因素酝酿了不少风险。另一方面就是居民使用建筑存在不当情形,比如有些居民在装修房屋时损害了建筑的一些功能,或者居民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对房屋缺乏必要的维修,导致建筑寿命大为缩短。
针对这样的情况,为避免悲剧再度发生,有关部门有必要推出一系列举措保障居民居住安全,尤其是在住房质量的监督、执法和服务方面更加到位,从以下三个方面切入,就可能从制度层面上为建筑“续命”。
首先,所有建筑工程都施行终身追责,设计者和建设者必须确保建筑在正常使用情况下达到规定的使用年限,如果以后发生质量安全事故,必须追究他们的法律责任。在一些地方,已经尝试把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名字和负责人姓名刻在责任牌上,与建筑合为一体接受业主的监督。不过,早年建筑市场存在一些混乱,等到质量安全事故出现,一些设计和建设者恐怕都已经不知去向。这就要求政府在建筑市场的准入门槛把好关,在追责的问题上能够不遗余力,抓住典型案件,形成强大的威慑力。
其次,要建立完备的建筑安全档案,定期为建筑做安全体检。由于公众缺乏检测建筑安全的手段和条件,这主要是政府部门的责任。鉴于近年来,屡屡发生“80后”、“90后”建筑坍塌事件,我们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对居民住宅实行体检,据此形成的安全档案可以供公众查询和监督。我国正在对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制度,而房屋的安全档案可以依托这套制度,形成全国建筑质量的动态监测网络,这也有助于中央层面进行决策和管理。
再次,推行房屋安全质量保险制度。目前,这项制度在一些地方推行,它是一种由承包商、开发商根据自己的责任购买的强制保险,房屋安全质量一旦出现问题,可由保险公司先承担相关的检测、更换及赔偿费用,再追偿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但是这项制度只是解决增量房屋的问题,在存量房屋问题上,其实也可以推行这样的制度,比如由政府、开发商和居民三方共同出资购买保险,一旦那些“80后”、“90后”建筑再发生事故,政府和居民就可以多一个追责的渠道。
(责任编辑:DF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