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自己老了,才发现这个问题,不只是不方便,而且还有危险。”
今年90岁的建筑设计大师吴良镛,对于建筑不适宜老人居住的感叹,道出了目前养老战略应对滞后的问题。
根据2月27日发布的2013年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中国将迎来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的高峰。2013年将达到2.02亿,首破2亿,比例为14.8%,比上一年(老龄人口1.94亿,占总人口的14.3%)继续增加。
老年人口增加,将带来新的社会问题,这表现在社会总抚养比开始上升,老年人口的高龄、失能和空巢化,将进一步加剧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性和复杂性。
以失能老人为例,仅仅2012年全国有3600万失能老人,预计2013年将增长到3750万。这部分人需要进入专业养老院接受护理。但是实际养老院并不敢接受,原因是担心出了事故难以负责。
“养老院其实是愿意接受失能老人的,因为收费高,但是所以不敢要,是怕出事,出事了赔不起。”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在2月29日的上述报告发布会上说。
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通过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经上升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此前《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政策也得以发布,对于促进养老事业的发展,给出了一些规划安排。
目前,中长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以及促进老龄产业发展的政策尚在加快制定。不过,目前全国设计老龄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还需要尽快作出安排。比如目前暂时没有应对老龄化的国家战略。
首个老龄人口增长高峰到来
数字显示,2010年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2012年该比例达到14.3%,今年该比例将为14.8%,总数超2亿。
考虑到1952年和1953年出生的人口进入老年期,中国将迎来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这将带来人口老龄化加快,高龄老人增多,失能、失独老人增加等系列问题。
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快,“未备先老”凸显。如像吴良镛反映的老年人不宜居问题普遍存在。
比如七成以上的城镇老年人口居住的老旧楼房没有安装电梯,其中的高龄、失能和患病老年人出行举步维艰。2012年约有5000万农村留守老年人其中的高龄、失能和患病老年人的照料护理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这些问题,并非没有研究,而是很多问题没有想到。“全社会对于老龄化的认识比较薄弱,现在的房子是过去建的,根本就没认识到这些问题。”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说。
根据上述报告预测,今后每年老年人新增量将以1000万左右的速度增加,到2033年左右会达到4亿。而2012年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达2273万人,此后每年以100万增加量上升。
同时2012年空巢、失能老人数分别为3600万人、0.99亿人,今年将增加到3750万人、1亿人大关。目前至少有100万个失独家庭,每年以约7.6万个的数量增加。
而这么多的老人,无论是出行、居家,以及在养老院养老,都存在很大的问题。比如很多路口红灯设施是20秒过马路,还有的地铁下行没有电梯,有的住房七八层高没有电梯,这些都使得老人生活极不方便。
上述报告认为,中国绝大多数城市是“问题”城市。即目前已经建成的建筑和公共设施,大多忽视了老年群体的需求,而日益显示其弊端。
亟待顶层设计对策
也正是因为老龄化速度加快,中国在老龄服务体系建设领域的顶层设计滞后问题,显得日益突出。
目前国家已经制定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也将在下半年实施。国务院此前也发布过促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民政部也出台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的实施意见》等。
不过,目前中国并无应对老龄化加快的国家战略,有关中长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和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的政策,还在制定之中。
应对老龄化人口战略应该属于人口战略的内容。目前中国并没有权威的人口发展战略。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此前就指出,2012年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首次下降,研究科学的人口政策很必要。各界认为,他的看法是暗示计划生育政策需要调整,但是目前并无人口政策松动的迹象。
此前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中心主任郑秉文曾指出,中国多年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重大影响,可能会在2015年后显现出来。目前根本就缺乏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顶层设计。为此应该提高涉及到应对老龄化战略顶层设计的部门——老龄委的规格和规模,赋予更多的职能。
据悉,目前全国老龄委作为国务院老龄工作的议事协调机构,协调解决成员单位之间的功能不是很充分。而地方老龄委办事机构比较不规范,省级老龄办就有正厅、副厅、正处的区别,有的设在民政部门,也有设在老干部局、人事局、劳动局、残联等。
而老龄服务体系的建设仍主要依靠民政、卫生、老龄等少数几个部门,难以实现统筹。这使得很多部门之间的协作与配合不充分。
中国失能老人愿意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为16.6%。即有597.6万失能老人需要入住养老机构,但是护理性养老床位严重不足。民办养老机构中仅有15%左右的养老机构可以提供“康复护理”服务为主。这并非民办养老机构不愿收留失能老人,而是担心出现护理事故。
“医院所以能收留病人,是因为有医疗纠纷的仲裁处理机制,失能老年人护理还缺乏类似的机制。”党俊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