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在北京发布中国税收政策报告(2012)——《税收与消费》(下称“报告”)。报告指出“扩内需”的政策从1998年就提出,但国内消费状态却在不断恶化,近十几年来消费率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消费率从2000年的62.3%,逐年下降到2010年的47.4%,而世界平均消费率早在2003年就已达到79%;1978年到1992年的消费率,均在62%以上。
统计局在今年年初发布的2012年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在经济增长的贡献中,最终消费贡献率比资本形成高1.4个百分点,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三大进展之一。
不过,《报告》主笔人、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指出,2012年由于外需的疲弱,使得消费对GDP的“贡献率”相对提高;但2012年的最终消费率可能还不到49%,这表明国内扩内需、提高经济内生增长动力的政策,效益不明显。
除了消费率逐年下降外,国内消费状态的恶化,还表现在消费差距的扩大,城乡间和区域间的差距都在加大。如城乡间居民消费差距,从1985年的1:2.2,逐年扩大到2004年的1:3.8,2010年为1:3.6.
报告指出,没有消费需求的扩大和承接,投资的增长会转变成无效增长,造成巨大浪费。我过已经进入经济过剩的时代,未来应继续将扩大消费需求放在首位。
刘尚希认为,国内为改善消费,大多采取财政补贴和奖励政策,同时,又出现“消费萎缩”、“消费外逃”等现象,很多国人选择去国外采购、旅游等,表明国内消费在供应方面存在不足。今后,加强对国内品牌的培养,增加诸如教育、医疗等服务的提供,会比通过财政补贴引导消费重要得多。
对于城乡间消费的差距,刘尚希认为,应更重视“公共消费”,通过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农村的消费水平。
至于税收对消费的影响,报告认为税收对消费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国内税制体系中确有一些制度设计不利于扩大消费,税收调节能力有待提升。
财科所税收研究室副主任邢丽指出,国内税制结构的不合理有以下几个表现。营业税重复征税,不利于分工,也不利于服务业的发展;增值税,对于生活必需品的税率偏高;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偏窄,且对消费格局反应过慢,目前一些生活必需品仍在征纳范围内,这不利于消费结构的优化等。
财科所基础理论研究室副主任韩凤芹表示,把消费率偏低归咎于宏观税负过高,虽有一定的片面性,但在提高消费率方面,政府还需更有作为。政府在财政支出渠道上,应致力于缩小区域间消费差距,提高公共消费;同时,还需提高透明度,让民众知道钱是如何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