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接触的投资人里,卢蓉不仅人Nice,而且颇具治愈系特点——仿佛她就是有那种能力,让你可以很快进入状态跟她讨论一些真正的问题,并且总能获得建设性启发。也许因为女性的身份,在投资人的理性之外,卢蓉更容易让你感受到她对项目的热情和好奇。她会随身携带笔记本,记录你谈话的要点,并在访客的名片上标注谈话里获得的个人信息。
DCM创建于1996年,目前管理着超过20亿美元的基金,投资了200多家公司,同时在美国、日本和中国等地区开展投资业务。在中国投资的企业中有前程无忧、58同城、快钱、好大夫在线、麦包包、唯品会、也买酒、豌豆荚和酷盘等。
DCM在中国电子商务潮流中获益颇丰,它投资的多家电商公司都是早期进入,并在电商竞争白热化之前上市退出。这也许跟卢蓉所说的“不追趋势追需求”的投资理念密不可分。
从更质朴的需求角度发现投资机会,青睐长期赢的能力
所谓的投资趋势,其实就是大家都去追的东西。当很多人都聚在一个市场里,自然就会把应有的利润挤掉,所以我们喜欢低调的投资。比如投资电商大多是在2008年之前,当凡客京东的崛起把电子商务概念炒热的时候,我们已经在退出了。
我不会刻意跟随所谓的投资趋势发现项目,比如现在很热的O2O概念,我一点也不关心这个概念意味着什么,我更喜欢从需求的角度去分析和挖掘投资机会。
在一个市场被炒成趋势之前,它肯定曾作为一种未被满足的需求,长期存在并一直发展。在我看来,好的投资就是在众多的需求中,发现有成长为大市场潜力的那些,并在它成为趋势之前进入。
有时候趋势还会给创业者一种门槛很低的错觉,但越是强趋势很可能越需要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蜂拥而来的创业者一旦进入市场,就会发现事情和想的不一样,可能很快沉下去了。
另外,趋势往往都是按年来划分的,但一个公司的成长绝对是跨年的、长期的。好投资需要找到那些具备长期赢的能力的创业者。
风险投资机构现在投进去的项目,很可能5、6年之后才能真正知道成绩,这段并不短的时间里,我认为需求分析要比趋势更靠谱,但依然会发生很多事。对投资人来说成功都属于过去的,你的下一个deal永远隐藏着非常多的不确定性,可能最恐怖的噩梦可能就是5年以后突然醒过来,发现自己的成绩单上是空白的。
卢蓉看好的投资机会可能具备以下的特点:
1、依然倾向轻模式的公司
2、公司所解决的是真实存在的需求,具有长久的商业价值
3、这个需求能撑起的市场足够大,有足够的空间让公司长大
4、在这个需求市场里,公司给用户带来价值,且相比竞争者有优势,如果是垂直行业最好能成为第一
5、切入市场的点可能很窄,但要有越做越宽的可能性,其实入门时看起来路很宽的项目往往可能越做越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