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投资资讯 >> 风险投资 >> 浏览文章

觉得今年没题材的VC、创业者 参考下SaaS公司北森?

2013-3-5 8:05:04虎嗅 【字体:

   上周有个消息不算冷门,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领域的招聘管理服务商北森宣布拿到了经纬创投、红杉资本的共计1000万美元B轮融资。这正好在这一周,虎嗅跟经纬、北森都聊了一下。

    北森这家公司2002年就成立了,但此前做了9年的基于互联网的人才测评服务。2010年起转型研发招聘管理系统,2011年推出SaaS模式的平台级产品。也就在2010年,北森拿到了深创投的1500万元A轮风险投资。

    2013年,进一步拿到红杉与经纬的B轮投资时,北森的市场成绩是,企业测评+招聘管理服务的年收入近1亿元,拥有超过3500家大型企业客户,其中有京东商城、腾讯、支付宝、蒙牛、伊利、中粮集团,占国内人才评测、企业招聘管理市场份额的 70% 。

    从这个融资消息里,虎嗅涨的经验值有:

    1.从企业HR需求出发,更容易有机地收集、整理标准化大数据。

    LinkedIn算一类,三大招聘网站、猎聘网、百度曾经尝试的百伯算一类,58同城、赶集等分类信息网站里的招聘求职频道算一类,传统的求职招聘平台都更容易在求职者当中树立自己的品牌和影响力,但换个思路,抓住企业HR的需求,拿到的信息反而更有机、更有效。

    2.参照美国市场发展时间表,中国SaaS领域的投资机会到了。

    就在北森开始转型做SaaS的差不多时间里,2011年12月,SAP以34亿美元收购了人才管理云服务商SuccessFactors。2012年2月,Oracle以19亿美元收购了SuccessFactors的竞争对手Taleo。2012年8月,IBM公司斥资13亿美元收购人力资源管理企业Kenexa。

    这就是为什么经纬、IDG等机构这两年内部一直在讨论,中国该出现SaaS领域的投资机会了。而且对资本来说,招聘管理服务比测评服务有吸引力,SaaS模式比卖软件模式有吸引力。

    3. 2012年,互联网领域的创业与投资热点经历了社交、O2O、电商的轮换后,在2013年也许会发生更剧烈的转型:从消费服务转向企业级服务。

    在终端消费领域,还没被发现的机会已经不多,市场又太容易被腾讯、阿里这类巨头垄断,再瞄着巨头做的东西,往往是失败的开始。但稍有技术、资源门槛的企业客户需求却还有很大市场。最典型的例证就是为企业提供语音业务的科大讯飞、想把企业金融业务搬到网上的建行善融商务,虎嗅都有报道。

    北森也是一例,它盯准的商业模式是,以账号租赁的方式为企业HR提供招聘管理的云服务。企业的招聘管理需求对数据安全性不那么敏感,使用上后依赖性又很强。而租赁账号的方式涉及的费用也不高,HR自己就能做决策。

    4.企业服务领域,虽然本土公司起得晚,但也有很大机会秒胜跨国公司。这跟消费领域的本土化优势是一样的。

    北森举了两个例子:欧美市场的求职者流动性不高,招聘岗位也都是小规模的,但中国公司常常大规模招聘,求职者的习惯又是“海投”,对应的HR也只能“海筛”,但跨国公司根本想不到中国HR们有批量操作这种基本的需求。另外,国外企业接收简历都是走企业官网的网投,这样引入的简历数据都是标准化的,Oracle、IBM的SaaS系统跟企业官网的招聘接口打通即可。但中国的公司除了百度、阿里,很少能直接在网上大规模接收简历,于是境外SaaS系统处理不了非标准化简历识的问题。

    5.跟消费市场不同,企业服务领域还是严重依赖于传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创业者们貌似还找不到颠覆机会。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