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平台对传统的平台压力是必然的,但是其中有细分。电子商务平台只能解决货品的传输及部分服务,但并不能解决所有的服务,而零售商可以解决商品的传输和所有的服务。
5月8日,寺库中国获得来自VentechCapital(银泰资本)、IDG资本、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BAI)及森合投资(CreholChina) 总金额3000万美元的注资。
投钱容易赚钱难,在唯品会、优众网和乐蜂网等一系列消费品类电子商务类公司上,PE/VC大手笔的投入,如何实现增值?又为这些公司提供了哪些战略规划?线上线下的联动模式,真的如此诱人吗?
网民需求
中国市场增长的因素清晰可见:第一个是人口增长,到2030年,预计人口将达到15亿;第二,城市化进程;第三,人们收入水平的增加;第四,2011年社会零售品销售总额占GDP的总量首次超过50%,其中网络销售占社会零售销售总额的4.7%,并且每年以一个百分点增长。
“这个速度是很高的。三个基数都在往上走,它是所有基数的累加。”国内一家传统零售商的高管告诉记者。“原因很简单,因为中国网民的数量在增加。现在每天离开这个世界上的人,估计有99%是不用网络的,但是每天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有99.99%都是用网络的,所以这是一个基数的增加。”
(中间这部分文字删掉后,前后文逻辑上更清晰,更为衔接。)
寺库原本只是个线下公司,在发现线下零售渠道覆盖面的局限性后,在2011年3月上线了网站。“开始也是粗放型的发展。同一时间,我们还帮他布置了很多的资源。比如既然谈到这个流通平台,那么辩真伪是很重要,就是鉴定很重要。我们帮他去建立一个保真中心,同一时间有保险公司去做二次保障。” 银泰资本合伙人郭佳表示。
不出意外,寺库未来将会有两个方面的延伸。一个是对奢侈品零售渠道落地的加强。目前,中国的销售者依旧处于一种“买手”文化状态,品牌选择余地小,即使愿意支付高昂的价格也不一定能够买到;另一个方向是售后服务的加强。相比国外,国内对品牌产品的售后服务意识非常薄弱,对于产品的维护、清洗等常常是不透明的。
“寺库还引进日本的严格分级制度,包括你是不是全新,或者虽然有瑕疵,或者是稍微用过,或者品相不是很好之类的,它会做一个严格的细分。”郭佳告诉记者,“日本的一家做同一类型的公司,是在东京交易所上市的。收益和纯利润非常大,这个市场潜力很大。”
网络零售热潮
2011年国内GDP总值达到47万亿,其中社会零售品销售总额占比超过50%,其中网络销售占社会零售销售总额的4.7%,并且每年以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随着网络零售占比越来越大,越来越流行,一些传统零售商纷纷重新进行战略调整,将其部署为重点阵地。
银泰百货有限公司的一位高层分析指出,“原因很简单,因为中国网民的数量在增加。现在每天离开这个世界上的人,估计有99%是不用网络的,但是每天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有99.99%都是用网络的,这是一个基数的增加。它对零售百货业造成的压力是必然的。”
电子商务,顾名思义,商务是核心,电子是一种服务模式。中国电子商务已达7600亿规模,其中淘宝占据的份额超过60%,可谓一家独大。“淘宝的特点是媒体加商业地产,淘宝真正地挣钱是在做差价,整个的收入将近100亿是来自于广告,剩下的30多亿的收入是来自于商业地产的”。艾瑞咨询的一位相关分析人士指出。
美国网络零售前10个里面有4、5家都是实体零售公司。和美国不同,中国电商交易金额的占比大部分是纯电商,中国的实体零售商和品牌制造商受到冲击大。主要原因在于,中国零售产业链的发展和国外有很大的差异。美国关于零售业态的发展历经了100多年的演进,从百货店,到连锁店,到超级市场,到购物中心,网络销售是在整个零售业态发展到比较完善的链条后才出现的,与整个零售行业形成了共生。而中国是跳跃式地发展,在很多实体零售的业态还没有完全呈现的时候或正在呈现的时候,电商相伴而生。
电子商务平台对传统的平台压力是必然的,但是其中有细分。电子商务平台只能解决货品的传输及部分服务,但并不能解决所有的服务,而零售商可以解决商品的传输和所有的服务。
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大的趋势是这两者共同发展,不应该有任何怀疑。”
第一,是要用电商的人做这盘子生意,而不要把他做成个百货公司或者购物中心的网站,第二,商品要全品类;第三,不要过度使用价格手段去影响销售,要回归到商品提供渠道的本质,是要能够给客户提供他需要商品而不是要给一个极低的价钱去吸引顾客。第四,线上和线下互动,对客户的信心会有一定的增加。
“做品牌和做商城的不一样。比如做高端西装,一两万一套,很多要到现场去穿去鉴定。在买高端的时候,要享受一个购买的过程。而这种体验的享受,在网上做不到。对于贵重物品,不看就买的时代,还是一个很遥远的过程。”利邦集团的一位董事总经理告诉记者,“也尝试过用网络,主要是配件,比如皮带、领带等便宜的,比较容易采购的放到网上卖,但是这不是一个方向。”
“目前很多商城和渠道都给消费者提供同样的东西,这对今后的发展不会有任何好处。正确的策略是要试图跟其他渠道有所区分,并不只是追求现在销售比较好的,要看今后趋势比较好的。看品牌建设、品质控制、定价政策的持续性这样才能区分一个有潜力和没潜力的品牌。”
资本重量
境外奢侈品牌纷纷登陆资本市场,在巨大的消费能力拉动下,国内的高端消费需求持续增长,PE如何推动本土品牌登上历史舞台?
如今小肥羊、丁家宜、银鹭、雅思,相继被外资并购,本土消费品牌为何缺乏持续做强动力?资本市场能否造就百年老店?
天图创图高级合伙人王岑在上海的投中年会上指出,“中国目前的环境,实际上是在转型,以前是需求导向。以前的竞争不激烈,供小于求,是需求导向。逐渐是运营导向,大家做同样的东西,看谁公司运作管理做的好。最后才是品牌导向。国外的消费品牌,前两个阶段已经过去了,是在做品牌运营,生产全是外包。百胜前三个都已经跨过了,再往后做的是资源整合导向。”
在中信资本曾之杰看来,中国市场会出大的品牌。理由有两点,一是中国的国内市场足够大;二是各个细分行业的行业集中度不高,还存在大量可投机会。LV Capital Asia黄晗跻并指出,资本是造就百年老店品牌的一个必要条件但不是一个充分条件,品牌的造就需要时间和人才。对于中国本土品牌有没有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金陵华软合伙人王广宇指出,从做投资的角度来看,第一个,取决于企业家的专注精神,第二个,取决于品牌的可持续性。
“品牌本质是设计理念、质量管理体系、团队价值观和共同理念,这是需要时间形成的。国内品牌之前是有过成功案例的,比如电视机,原来全是洋品牌,现在谁还在迷信洋品牌。中国自己的牌子可以走得很远。给一段时间,也会有好的培育。”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在曾之杰看来,中国应该会出一批好企业,这个游戏才刚刚开始。中国能出华为,也可以出别的高档消费品。实在不行可以通过资本并购的方式,这是一个历史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