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和经验,比我读书中得到的价值多得多,我现在特别想要得到它们,这是支持我的原动力。”现在担任在聊网创始合伙人兼公关总监的徐德尘说。
1981年出生的北京知道创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裁赵伟说,创业需要面临最大的心理挑战和生理挑战,身体好是个硬性条件,是年轻人的绝对优势;另外,在互联网的时代,年轻人更能把握时代的需求,更能体察到市场的趋势。在互联网这种世界是平的情况下,只要你愿意学习,这是一个基本的技能,创业的技能,只要你愿意学习,你的见识可以远超同龄人,你的能力。
生于1985年的芳草集创始人兼CEO吕长城说,创业者年轻化是一个全世界的现象,早创业是一种从容,也是一种持久力的表现,而随着时间推移创业成本会越来越高,顾虑会越来越多。年龄不应该成为创业者的唯一标准。时下80后、90后的小众市场给予年轻创业者难得的机会,而见识、管理经验时下都非常开放,完全可以通过聘请明星导师来解决。至于做企业的责任感,在汶川地震等中国重大事件表达中,80后、90后使命感完全不弱于60后、70后。
42岁创业的《创业家》杂志创始人兼社长牛文文看来,相比较早期创业者来说,今天的年轻创业者创业的成本和难度都在增加,首先就必须面临资本积累的问题,依赖于天使投资人创业不是一种大众普世型的创业。
“在今天中国的互联网创业环境,并不是靠技术创新型为主流的成功模式,更多的是靠运营型创新而成功的,特别要求创业家有运营管理的能力、团队组建的能力、资源整合的能力、社会的阅历。”敦煌网创始人兼CEO王树彤(微博)说,创业是一个长跑过程,是考验企业能不能长久持续健康发展的过程,企业的管理智慧要大于激情和体力。如果企业管理者没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没有管过人或者被人管的经验,企业运营中的学习成本会非常高。
“28岁之前轻易不要创业。”34岁开始创业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创业学兼职教授、创业与投资中心主任李善友认为,最理想的情况下应该是大学本科毕业后不再去读研究生,进入到大公司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自己未来的行业或是专业,同时学习管理经验,积累人脉网络,这个过程不少于三年,然后再到创业公司里学习,学习创业公司的思维,学习怎样跟失败做斗争,怎样利用资源,到27、28岁开始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