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中国人所称的“****战争”,英国人称其为“通商战争”,一个拥有四亿人口的消费市场对于生机勃勃的商业资本是多么巨大的诱惑。现如今,这个消费市场的力量已经扩展到了13亿,而参与其中的角色也有所变化:除了商人,还有投资人。
PE对于中国消费市场的投资,有时只是根据常识的判断。
2002年,昝圣达在南通的一家饭店里吃饭,饭店的老板姓陈,不懂投资,听说昝圣达要投资洋河酒厂时非常感兴趣,硬是凑出100万来要一起参与。2010年,洋河股份(002304)上市。由于昝圣达掌控的综艺投资和江苏高投8年前就以13.12%持股“潜伏”洋河酒厂,获得了超过600倍的收益,创造了PE投资的暴富神话。而那位陈老板也一跃成为亿万富翁。
实际上,昝圣达早期专注于IT领域投资,曾因投资8848网站而声名鹊起。对于为什么投资洋河酒厂,他只简单的回答:“我就是跟着自己的感觉来投资,觉得好的东西,为什么不投资?”
投资洋河的成功,其实正是中国白酒消费市场的成功。三年来,PE们酒酣耳熟:中信产业基金参股会稽山绍兴酒和西凤酒、高盛参股口子酒和宋河、联想控股参股武陵酒和乾隆醉、中信集团参股陕西杜康、嘉石投资参股陕西剑南春,景林资产等参股浏阳河……
鼎晖投资也明显偏爱消费品市场,其投资的蒙牛、李宁、永乐、分众传媒、南孚电池等企业与大众消费息息相关,正是对这些企业的成功投资,吴和鼎晖在行业不可动摇的地位得以奠定。
统计显示,2006年-2012年5月,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及日常用品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实物消费品行业投资案例数为366起,其中,披露投资金额的投资案例数量为183起,披露投资金额总额79.78亿美元。
PE大举进军消费行业,则是在2009年。金融危机后,百废待兴,风投和私募股权基金选择了防御性较好的消费行业掘金。据清科集团发布的最新报告,2009年,中国消费行业共吸引了来自私募股权基金高达68.62亿美元的投资,占当年总投资金额的79.3%,投资案例数量亦占比过半,消费行业已经成为中国私募股权市场名副其实的投资热点。
2010年,食品饮料行业融资总额最高,达33.73亿美元,占年度创投总额的17%,传统消费品行业依然是PE投资关注的重点。而当年中国PE投资市场披露融资金额最大的企业是双汇发展(000895)。2010年11月28日,双汇发展向双汇集团和合资企业罗特克斯定向发行A股股份6.32亿股,整体注入资产321.94亿元。其中,高盛、淡马锡、鼎晖、新天域共同出资178.32亿元。排名第三的是2010年3月黑石集团牵头的财团投资中国农产品市场运营商寿光农产品物流园,交易金额在6亿美元左右。海内外各大PE投资机构对消费行业的追捧可见一斑。
鼎晖董事长吴尚志曾表示,“中国人多,每一个人加起来力量很强大。所以在消费品市场的投资上应该有一个长远的眼光。”而这个观点在弘毅投资那里得到印证。前不久,弘毅投资溢价四成参与苏宁电器(002024)定向增发,面对谁也无法理解的“苏宁账”,赵令欢淡定的回答:“我不在乎苏宁电器的股价是多少,能在电商中分一杯羹,苏宁显然是最有保障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