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重启近3年,越来越多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尤其是创业板和中小板的开放,为中小企业搭建了融资平台。而作为中介机构券商投行,在新股发行上的收益也相当可观。
据统计,2009年7月1日至2012年5月31日,券商投行共承揽815单IPO项目,承销保荐费共计386.64亿元。相较重启当年,IPO承销费率3年增加了2.43个百分点。
事实上,券商投行在经历去年低迷市场后,首次公开发行(IPO)承销家数和规模在减小,与2010年同比下降18.73%、41.40%,但券商投行并未因此“降价”揽客。
“项目的规模大小,对于投行来说难度都一样。相反,有些规模小的项目投行更难做。”西南证券(600369,股吧)资本市场部总经理高贵雄对记者表示。
承销费率同比上涨13.08%
“券商投行强弱往往由其承销IPO数量或金额而定,但受市场影响,发行市盈率越来越低,规模上不去,承销业务收入也在下降。”深圳某业内人士表示。
据Wind统计,2012年前5个月,32家券商共承揽82单IPO项目,实际募集资金621.43亿元,承销与保荐费用31.93亿元,承销费率6.57%。而去年同期,60家券商承揽140单IPO项目,实际募集资金1558.39亿元,承销与保荐费76.54亿元,承销费率5.81%。
与去年同期相比,虽然承销家数和募集资金都有所下降,但今年IPO承销费率却逆势上涨,上涨了0.76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3.08%。
市盈率和实际募集资金的下降,投行的保荐承销费也应该随之减少。承销费率为何会上涨?“小规模IPO项目,投行项目组人员投入的精力和时间并不会少于大项目,所以承销费率并不会因此下滑。”西南证券高贵雄解释。
“现在发行市盈率越发越低,项目是越来越难做。虽然券商大小规模不同,承销保荐费也有所差距,但券商都有一个保底收费,业内一般不会低于1500万元,而大券商投行通常都在2000万元以上。由于承销保荐费不会低于下限,费率自然会缓慢上升。”深圳某大型券商投行人士表示。
券商投行IPO项目承销费率自2009年7月IPO重启以来,连续3年上升。
据Wind统计,2009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共有98只新股上市,共募集1869.87亿元,券商承销总额为47.81亿元,行业平均发行承销费率仅为4.14%。
2010年共发行347只新股,募集总额4882.74亿元,券商投行所获得承销保荐收入合计167.91亿元,平均承销费率为4.73%。
2011年282个IPO项目共募集2861.37亿元,券商投行从中获利136.95亿元,同比下降18.44%。承销费率则上涨30.02%,2011年全年平均费率达6.15%。
“近几年,登陆创业板的中小企业越来越多,但由于创业板融资金额较小,发行费率会显得相对较高。”深圳另一位投行人士表示。
新股发行费率“贫富”差距大
事实上,在IPO重启以来,各券商投行业务已出现了两极分化。2011年近20家券商投行在承销发行上颗粒无收,而平安证券、国信证券、海通证券则以承揽34单、29单、14单IPO项目位居投行三甲。
而在新股发行承销费率上,不同项目间也有较大差异。在2011年的282个IPO项目中,承销费率最高的是中小板上市的龙生股份(002625,股吧),首发实际募集资金2.16亿元,承销保荐机构齐鲁证券收入2936万元,费率高达13.58%。
理财周报记者统计,2012年在新股发行市场上有所斩获的32家券商去年平均承销费率6.57%。其中有15家券商超过行业平均水平,承销费率最大的是东吴证券。而长城证券、太平洋证券承销费率则在4%以下。
值得注意的是,平安证券、国信证券、海通证券、招商证券等新股保荐大户,2012年1月至5月平均承销费率分别为7.89%、6.43%、7.82%、5.14%。除招商证券承销费率较2011年同期的6.36%下滑19.18%外,平安证券、国信证券、海通证券承销费率较2011年同期6.74%、5.43%、6.89%均有所上升。
“投行的经验和资源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毕竟企业只能做一次IPO,所以投行所做的项目多少及成功率都将是企业参照的标准。”上述投行人士表示。
大幅扩张资本市场部
保荐上市只是第一步,在交易市场疲软的今天,如何把新股销售出去,成了投行首要考虑的问题。IPO承销费率,与券商的新股定价和销售能力直接相关。
“自八菱事件后,券商开始越来越重视投行的定价销售能力。不少中小券商投行开始新设资本市场部,增配人手。”深圳某投行人士表示。有上市券商也传出,准备成立类似中信和中金公司的独立销售部门。
据了解,券商投行资本市场部主要负责协调公司投行、研究、销售等部门共同完成信息披露、推介、定价、配售和资金清算等工作。
“2005年新股发行实施询价制后,主流券商都纷纷成立服务于投行项目定价和发行销售的资本市场部,只是架构设置上有所差异。”深圳某大型券商资本市场负责人称,如国信和广发就是将资本市场部设立在投行体系之内,而擅长做大项目的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的资本市场部则是平行于投行部门。
事实上,并非所有获取投行资格的券商都设立了资本市场部。
据理财周报记者了解,中山、国都和世纪证券等一些小券商只是一两个人从事资本市场工作。而申银万国、长城和宏源证券等中型券商今年也开始招兵买马,将原来只有一两人的从事资本市场部工作,大幅扩张成一个部门。
上述深圳资本市场部负责人称,目前客户对发行定价和销售的要求越来越高,券商投行相应增设或加强资本市场部人员配备。“随着新股发行改革的深入,券商越来越需要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能够整合全公司的资源来支持投行项目销售。”据悉,因应中小企业私募债的发行,有券商已经开始将以前属于固定收益部的销售业务剥离出来,归到大投行体系统一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