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Facebook的一些错误还会产生政治影响。该公司曾经多次因为行为失当遭到炮轰,例如,他们曾经禁止发布女性哺乳照片,甚至还曾突然封杀巴勒斯坦人的页面。然而,由于该公司采用实名制,因此可能导致一些激进用户面临风险。然而,一旦成为美国国有企业,便可更改现有政策,允许一些特殊人士使用化名。
尽管美国和全球的多数网民都将Facebook视为社交网络基础设施,但该公司的人手却严重不足:其4000名员工要为将近10亿用户提供服务。Facebook或许也会欢迎国有化——至少,那些看重社会效益,而不仅仅是一己私利的人,应该会怀有这种想法。目前来看,Facebook员工的任务似乎仍是寻找市场化趋势、出售广告、挖掘数据,目的都是为了创造利润。国有化Facebook后,便可投入更多资源展开数据挖掘,从而服务于公共健康和社会研究。
很多学者发现,在解决社会问题时,大规模的社交网络数据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信息和有价值的数据。例如,在公共健康和国家安全领域。研究人员正在开发多种方式,希望使用社交网络来预测性传播疾病的散布。甚至还可以使用Facebook数据分析美国的犯罪网络或全球的恐怖网络。在当前状况下,我们对国家安全部门获取Facebook数据持谨慎态度。可一旦收归国有,至少就有理由对该公司展开公共监督。而且,学者在展开研究时必须遵守一些道德规范,但Facebook却没有这种指导方针。国有化后,公众还可以对该公司的管理决策展开道德评估。
Facebook的数据还可以改善公共政策,但学者却发现,该公司很少愿意就一些重要的研究课题与外界合作。有时,一些科学家不知不觉地购买了相同的数据访问权,并因此展开了重复的研究。一旦可以对外公开,便可为研究人员提供一种集中化的数据分享方式,方便他们分析社会和公共健康问题。如果更进一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国家卫生研究院还可以建立一个“数据交易所”,对数据进行匿名处理,同时避免浪费研究资源。不仅如此,国有化Facebook还会带来经济利益:正如《经济学人》杂志所说,公开大量数据,还将催生各种新型企业。
倘若Facebook成为美国政府的一部分,有些国家的用户或许会很失落。但在媒体和基础设施领域,曾经有过大量的公共投资的成功案例。例如,全世界都受益于BBC的报道;还有很多国家的政府会利用公共采购支持技术创新并构建信息基础设施。而Facebook的“大数据”所催生的科研成果也将传遍全球。匿名使用也将给民主人士提供帮助。收归国有后,Facebook还将迅速部署高标准的隐私政策,并在全球推广开来,这同样能惠及众人。
思想实验
尽管利大于弊,但国有化Facebook或许仍是镜花水月。但这至少是一次不错的思想实验,可以引起外界对隐私和数据挖掘问题的重视。诚然,美国政府没有制定全国性的隐私标准,没有成立隐私委员会,也没有制定社交数据的完善监管政策,但这不能归咎于Facebook。近年来,隐私保护人士已经与Facebook合作提升了该公司的标准,学术界也可以更好地获取数据。迫使监管者和Facebook思考该公司的行为,便可更好地服务于公众,甚至对Facebook自身也很有利。
IPO后的Facebook自然要服务于股东利益,而作为一家公司,盈利必然是头等大事。然而,我们仍应努力推动该公司改善隐私行为,为解决重要的社会问题尽一份力。Facebook如今已经成为公共基础设施,我们理应对它抱有这种期望。(鼎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