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美国网络杂志Slate周四发表署名菲利普·霍华德(PhilipN.Howard)的文章称,由于Facebook已经具备公共属性,因此应当以更高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该公司。然而,上市后的Facebook在隐私等方面的表现仍不尽如人意。所以,要充分发挥该公司的潜力,使之对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美国政府应当考虑将该公司收归国有。
以下为文章全文:
隐私问题
近几年来,Facebook已经变成了公共产品,甚至成为重要的社会资源。但作为一家公司,它的行为却令人不敢恭维。而且从长期来看,这种行为可能会付出代价:今年春天的一份调查显示,约有半数美国人相信,Facebook最终将消失。祸不单行的是,Facebook最近在商业领域也连遭重创,先是盈利未达预期,再是被曝虚假用户众多。倘若用户和投资者都对该公司失去信心,或许就应该讨论一个看似有些疯狂的想法了:国有化Facebook。
我所谓的“国有化Facebook”,指的是将该公司转为公有制企业,至少首先将多数股权改为公有制。通过国有化恢复公众信任后,这种控股权益便可降低。之所以要采取这种激进策略,原因有三:可以打消市场对该公司隐私问题的担忧;让这家社交网络充分发挥潜力,为社会贡献力量;迫使其利用有价值的数据解决重大社会问题。
首先从隐私开始。目前,该公司已经打破了所有人的隐私期望,更不用说隐私法规了。各国监管者对隐私问题的调查也令该公司疲于应对。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部分原因在于这款服务从成立之初就是针对每个国家的最低法律要求设计的。当欧洲用户向Facebook索取自己的数据副本时,便可获得海量记录。但其他国家的用户却未必能够得到这种待遇——美国用户就没有这么幸运,因为该国的监管力度不及欧盟和加拿大。
隐私监管者总是抱怨该公司对数据的使用方式不符合他们的规定和预期。还有人怀疑,当现有用户提及某些人名时,即使此人没有使用Facebook,该公司仍会针为该用户设立一个“影子账户”。
外界很少有人真正理解Facebook的隐私政策,更无法了解其变更状况。人们在Facebook上分享的信息远多于自己的想象。每12名美国Facebook用户,就有1人不使用该网站的隐私设置能——有的是因为不在乎,还有的则因为不知道如何使用。
的确,Facebook最近推出了一项功能,允许用户对改版方案进行投票表决。但这个项目更像是徒有其表的怀柔政策,目的是安抚难缠的用户和技术专家:该公司并未大力推广这一项目,也没有认真教育用户如何参与调查。事实上,真正投票的人寥寥无几。
如果能够设立一个全国隐私委员会,情况应该会好得多。该委员会将具备执法权,而且要在联邦政府层面设立严格的隐私标准,还要设立一些项目,以便以最有利于社会的方式挖掘Facebook等公司的数据。但在美国,这种彻底的创新很难进行,只有通过国有化才有可能实现。这样一来,Facebook必须遵守宪法第一修正案的标准,而不是他们自己的服务条款。该公司所受的监管也将与其他公共事业相同。
社会效益
由于占据着80%的市场份额,Facebook已然形成垄断。但即使已经上市,该公司的社会责任依旧没有提升。其主导全球市场的愿景令人钦佩,尽管有人或许认为,当今的全球社交网络领域仍然群雄割据。在最近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文件中,Facebook宣布,该公司的目标是连接全球所有网民。Facebook希望成为一项公共信息基础设施。从这一点来看,该公司已经带来了很多好处,包括鼓励器官捐赠、开展社会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