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国家工商总局近日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近5年退出市场的“夭折”企业平均寿命为6.09年,寿命在5年以内的接近六成。
工商总局发布的《全国内资企业生存时间分析报告》显示,根据2000年以来新设立企业退出市场情况来看,企业当期平均死亡率呈“前高后低、前快后慢”态势。企业成立当年的死亡率为1.6%、第2年为6.3%、第3年最高为9.5%。总体来看,企业成立后的3—7年当期平均死亡率较高,随后趋稳。
从2008年初至2012年底,五年内全国累计退出市场的企业共394.22万户。其中,三类行业构成退出市场的主体。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数量最多,达到142.84万户,占退出市场企业总量的36.2%;其次是制造业67.43万户,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第三。
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所长张晖明认为,这三大类行业的高“死亡率”是中国所特有。一方面因为体制改革带来不断变化的市场交易环境,另一方面网络营销等对传统业态带来巨大冲击。
中国产业资本论坛创办人徐枫华认为,企业难以存活的原因包括租金、税负、同质价格竞争、人工成本、技术水平、市场拓展、周转资金、产品管理等,但归根结底还是一个“钱”字。“有些企业前期没有准备足够的运营资金,同时又缺乏融资渠道,就很容易‘死在沙滩上’。”
(责任编辑:DF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