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财政厅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该省省级2013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预算情况,成为全国第18个公开省级三公经费的省份。
有意思的是,相较于已公布省份中三公预算最高的北京(达11.1亿元),较低的新疆(为4.3亿元),安徽的7632万元处于一个极其低的水平,与安徽相邻的中部省份河南为8.8亿,几乎是安徽的十倍。外界对此较为疑惑。
而这种公开还在继续,据本报记者粗略统计,自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文要求各省级政府要全面公开省本级“三公”经费以来,目前已有辽宁、新疆、北京、上海等18个省市公开了省级三公经费,尚有13个省份未公开或未完全公开。
而在已公开的省份中,多数只公开了因公出国费、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费(包括购置与维护费用)这三大项的经费总数,较为粗略。本报记者注意到,只有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列出了较为详尽的三公清单,包括各类编制人员、各类公车数量等。
含糊的“第一次”
安徽公布的三公经费支出预算情况显示,2013年该省省级42家部门财政拨款开支的“三公”经费预算数为7632.3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1814.4万元,公务接待费1461万元,公务用车费4356.9万元(公车购置数量为零)。除此之外,并未对费用做出详细说明。
以安徽省财政厅为例,该厅2013年三公预算为278.4万元,其中公车费用177.4万,因公出国费56万,公务接待费用仅45万。
这种经费数量至少引起了外界的关注,对此官方没有给与正面的解释。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由于很多省份都是第一次公开,数字不够全面和完整,所以很难进行比较。
“主要问题是事先没有安排好,希望明年能够吸取教训”,他说,“如果明年《预算法》还没有修改完成,财政部要发一个规定。对于各省应该怎样公开、什么时候公开、公开到什么程度,都要规定一下,否则各个省就乱了套。”
相比许多中央部门公布的包含出国人次团组、公车数量等信息的“三公”,省级政府的“三公”普遍较为粗略,公车、接待、出国三大项的总费用公布比较常见,只有北京、四川等少数省份公布了“三公”各项预算同上年的增减。
与此同时,各地三公经费公开时间也相差很大,叶青认为,有的省没有公开过,想放到最后,只要不当最后一名就好,可能在观望,看其他情况差不多的省到底是什么数据,不愿意超过太多。
“其实早就应该公开,按照日程表的话,五月份开始就要陆续公开,实际上这个日程表已经晚了。这种观望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中央财经大学政府预算研究中心主任王雍君()说。
统计口径争议
除了各省的观望态度,对统计口径的争议也成为此次省级三公经费公开中存在的比较明显的问题。
“因为每个部门都有很多事业单位,统计究竟是政府行政部门还是把事业单位也补充进去?这两个数据差距是非常大的”,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马国贤说。
他认为,政府应该公布一个三公经费统计的方法,统计口径不统一,各个部门在执行过程中就存在机制上的难题。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多位财税专家表示,目前的根本问题在于预算,首先是《预算法》的修改。“外国有财政法,咱们国家由预算法代替了,这应该是个实体法,而不是个程序法,应该在《预算法》这块使劲。”知名财贸专家、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何振一说。
叶青也认为,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法律没有修改,《预算法》还在讨论之中,《预算法》应该对三公经费公开内容有具体的条文规定。
王雍君则进一步提出了期待,“透明度要求政府不仅要及时公开信息,而且这些公开的信息要确保可靠性,信息的阅读者能够理解,现在的三公经费公开还很粗略”。
(责任编辑:DF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