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日本成为全球经济复苏引擎的时候了。”日本首相安倍晋三6月5日在射出“安倍经济学”的“第三支箭”时如此表述。
所谓“第三支箭”是安倍政府宣布的一揽子包括去监管化以及建立经济特区的雄心勃勃的经济增长战略,旨在未来10年内实现平均2%的实际GDP增长率和3%的名义GDP增长率。第一支箭是“质化与量化”的货币宽松政策,第二支箭是大规模财政支出。
市场对安倍的“第三支箭”感到失望。周三日本股市收盘大跌3.8%,美元对日元也跌破100。分析人士指出,与此前报道相反,安倍并未宣布让日本公共退休基金购买更多股票和海外资产。此外,“第三支箭”对日本经济最需要的劳动力市场改革力度仍然不足。但最终这“三支箭”能否“射中靶心”,重振日本经济?“安倍经济学”的效果仍需拭目以待。
雄心勃勃的“第三支箭”
安倍周三宣布,日本政府的目标是致力于在未来10年将人均收入提高150万日元,实现2%的实际GDP平均增速、3%的名义GDP平均增速。
安倍在讲话中称,这套经济改革方案包括:建立经济特区,吸引海外的技术、人力资源和资金;减少监管,彻底清除抑制企业活力的障碍;开放医疗和基建产业,允许在互联网上销售非处方药;加快推进小型农场的整合,建立大型农场;全面放开零售电力市场,分拆配电和输电业务,并计划在未来10年内将公用设施投资增加50%,未来10年将公共、私人部门对公共设施投资增加至目前的3倍即12万亿日元。
安倍还计划到2020年将海外直接投资(FDI)存量增加至35万亿日元,将基建出口增加至30万亿日元。他表示,日本将在3年内“赚回原本失去的50万亿日元的国民收入”。
为了帮助日本经济摆脱持续20年的通缩,安倍晋三在去年12月底上任后打出了一套政策“组合拳”——以激进的货币政策、灵活的财政政策、促增长的结构性改革作为“三支箭”的刺激计划,被业界称为“安倍经济学”。
此后安倍政府射出了“第一支箭”:日本央行在新行长黑田东彦的领导下于4月4日推出了激进的“质化与量化”宽松货币计划,目标是两年内通过大量购买国债实现2%的通胀目标;“第二支箭”是13.1万亿日元的财政刺激计划。
安倍上个月已经收到了他的第一张“成绩单”:日本第一季国内生产总值(GDP)较前一季度增长0.9%,超出市场普遍预期,环比年化增长率为3.5%,为2012年一季度以来最快,也高于美国的2.5%和欧元区的-0.9%。
安倍周三誓言将通过财政及货币政策杀掉“通缩怪物”,并强调增长战略是政府经济政策的核心。一揽子改革措施将于6月14日由议会表决,有望于今年秋季获得通过。
劳动力市场改革力度不足
但目前来看,“安倍经济学”并未能成功救市。尽管日本股市一度“高烧”,但5月23日的“黑色星期四”狠狠地给热情高涨的市场投资者泼了“第一盆冷水”。当天日经指数暴跌7.3%,此后更是一路下挫,从5月23日的最高点15942.6到周三为止足足下跌了2928点,降幅超过18%。
安倍的“第三支箭”射出后,股市依旧大跌3.8%,让人们越发质疑:日本股市近期大跌是否意味着安倍经济学的失败?
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驻伦敦的汇市策略师劳伦斯(Christian Lawrence)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市场对安倍的‘第三支箭’表示了失望。与此前媒体报道的内容相反,安倍并未宣布让日本公共退休基金购买更多股票和海外资产。”
另一方面,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尽管周三的改革方案看上去很“大刀阔斧”,但却有些“偏离靶心”了——安倍避开了一些不受欢迎的改革,尤其是劳动力市场改革。
改革计划包括了提高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的内容,日本政府将通过制定新规来实现这一目标,例如要求加强职位匹配和新职介绍服务等,而不是让企业迅速解雇冗余人员。据政府估计,日本企业的冗余人员总数为460万人。
一些分析师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日本目前最大的风险就是政府在推行结构性改革上力度不足。在劳动力市场改革方面,安倍显然有些犹豫不前,改革力度仍然不足。如果无法在改革不灵活的劳动力市场方面下定决心,日本的竞争力仍然会是一大问题。“第三支箭”如若失败,可能会让日本政府在低增长的泥潭中面临财政状况的急剧恶化。
日本研究院的首席经济学家Hisashi Yamada认为,安倍的提案并不足以帮助日本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克服通货紧缩问题,劳动力市场不改革,日本经济增长就会碰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