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出口、进口同比增速相比6月双双由负转正,暂时缓解了市场对中国经济形势的持续担忧情绪。
海关总署8月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中国进出口总值为3541.6亿美元,同比增长7.8%。其中,出口1859.9亿美元,同比增长5.1%,较上月-3.1%的同比增速改善明显,且大幅高于3%的市场预期。
相比出口,自5月起已经连续两个月出现同比负增长的进口改善更为显著。7月,中国进口1681.7亿美元,同比增长10.9%,大幅高于市场2.1%的市场预期。在7月进口超预期大幅增长的带动下,当月贸易顺差缩至178.2亿美元,同比收窄29.6%,环比则下跌34.3%。
在国务院7月下旬推出“稳外贸”的一揽子举措后,后续的细化落实有望为进出口的回升起到“托底”作用。但重拾升势的人民币汇率以及内、外需回暖的不确定性仍为完成全年外贸增速8%的政策目标蒙上了阴影。
对美欧出口大幅反弹
外需回暖,尤其是全球主要经济体陆续进入传统的消费、生产旺季,是7月中国出口增速结束了上月时隔17个月出现负增长局面的重要原因。
显见的是,与上月中国对美、欧、日三大经济体的出口集体呈现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7月中国在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中,仅对日本贸易出现下降。
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7月中国对美出口同比由6月的-5.0%反弹至5.27%,对欧盟出口6月的-8.3%大幅反弹至5.87%,对日本的出口也由6月-5.02%的跌幅收窄至-2.01%。
除外需的改善外,对于出口企业而言,7月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则是另一个利好。相比6月17日人民币对美元6.1598的最高位,7月中间价基本保持在6.17-6.18之间窄幅波动。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结束了前期单边较快升值、重现“双向波动、小幅贬值”的局面,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出口企业竞争压力。
监管部门祭出重拳打击虚假贸易引致的出口超调效应也开始出现淡化迹象。数据显示,内地与香港双边贸易总值为292.8亿美元,同比增长2.8%。而在6月,对香港的转口贸易一度出现“断崖式”下跌,7月对出口香港增速由上月的-6.9%反弹至2.4%。
内需出现改善迹象
相比出口,进口结束连续两个月的同比负增长,并再度实现两位数增速更为令市场“意外”。相比10.9%的同比增速,7月进口环比增速更是达到14.3%。
细看数据,7月进口中的多个分项数据出现不同程度的恢复性增长,显示内需出现改善的迹象。
其中,从与内需高度相关的原油进口量的增速看,7月同比由上月的2.07%大幅增长至19.14%,延续了早前的反弹态势。
与大型投资项目相关的铁矿砂及其精矿、钢材进口同比增速,也在7月出现明显反弹。
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7月,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额创下月度纪录高位7314万吨,同比增长26%,环比增长17%;钢材进口额为118万吨,同比增长2.60%,结束了上月同比减少2.7%的局面。此外,铜进口增长12.0%,高于上月的9.7%,攀升至去年5月份以来最高水平。
在进口恢复背后,近期国务院及时出台的一系列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稳增长”举措,被市场视作在稳定市场尤其是企业心理预期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陈鹄飞昨日表示:“受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首先着眼于‘稳增长’同时兼顾‘调结构和促改革’,并且高密度推出了包括‘加大铁路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投资力度、刺激国内信息产业消费发展’等一揽子促进政策推动,国内经济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乐观预期有所抬头,内生性进口需求有所恢复、企稳。”
8%外贸增速目标仍难实现
值得一提的是,7月的贸易数据也是监管部门打击虚假贸易后,首次出现的进出口同比数据双双“扶正”,也因此市场也对完成全年8%的政策目标的期待有所升温。但鉴于外贸数据的单月波动性,8月以来人民币再度重返升势以及内需改善能否持续等因素,完成这一目标并非易事。
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今年1-7月,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8.5%,但经季节因素调整后增速仅为4.1%。
针对今年二季度以来持续严峻的外贸形势,决策层已有所行动,自7月下旬出台了一系列稳外贸政策,市场预计这将为进出口带来“托底”作用。
其中,7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了12条举措稳外贸。具体包括制定便利通关办法,抓紧出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改革方案,分步在全国口岸实行;整顿进出口环节经营性收费,暂免出口商品法定检验费用;并鼓励金融机构对有订单、有效益的企业及项目加大支持力度;以及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等。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在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亦强调,“努力稳定对外贸易,完善政策和服务,拓宽出口渠道,积极增加进口,有效应对贸易摩擦,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投资”。
商务部长高虎城8月1日曾表示:“6月份中国进出口数据双双出现负增长的情况有信心定义为一个暂时现象,有信心完成全年外贸发展目标,保持国内消费稳定增长。”
虽然稳外贸举措的落地和效应发酵,让未来外贸形势有望企稳回升,但实现8%的全年外贸目标仍非唾手可得。
花旗集团中国高级经济学家丁爽判断称,鉴于目前政府更注重结构改革,政策面并不会放松、信贷会往中性或偏紧方向发展,而且地方债务重新审计也会约束其投融资能力,因此7月进口的双位数增速恐怕难以维持。下半年宏观经济还是往下的趋势,外需改善只会部分抵消内需的不足。
瑞穗证劵亚洲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则判断:“中国有能力实现贸易5%左右的年增速,但要达到官方提出的8%的增速目标比较难。当然,如果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高涨,也可能会让这个目标更容易实现。”
(责任编辑:DF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