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高达120万亿的金融资产质量正在经历不良贷款反弹的考验,来自监管机构的数据显示,2011年第四季度以来,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已连续三个季度环比上升。
不良贷款余额从
“最大的特点,一是强调风险,二是强调银行要支持实体经济。”7月31日,一位参会的地方银监局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除了传统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流动性等传统风险揭示外,此番银监会特别强调要关注“信用风险和案件风险”。
开发贷:合理需求给予支持
接近监管机构的人士透露,按照属地原则,下半年地方银监局还将推动以平台“大户”为主的现场检查和年内到期平台贷款风险排查工作。“上半年检查对象为2011年末‘退出类’贷款余额最大的一户,下半年检查对象将是今年上半年融资平台新增贷款最多的一户。”
至于房地产贷款风险,除了要坚决贯彻调控政策,严格控制过热地区和高负债房地产企业贷款规模外,监管机构也做了一些实事求是的调整,即“按照商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原则,对一些合理的贷款需求应给予支持”;且监管机构更加重视数万亿规模房地产信托风险的管理。
“进入2012年3季度,中国经济下行趋势得到进一步确认,无论地方融资平台还是房地产,政策都出现了一些微调。”一位国有大行授信部人士坦言。
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跃然纸上,宁波、长沙、南京、贵州等省市相继推出地方小型版的“四万亿”计划。
7月26日,长沙市对外宣布,2012年重大推介项目195个,总投资额高达8292亿元;而贵州省也将于8月公布庞大的“10个国家级重大项目、50个省级重大项目和200个省级重点项目”,投资规划总额高达3万亿。
毫无疑问,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仍然得仰仗银行体系。
由于经济出现下行风险,2012年2季度以来,有关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清理政策、房地产调控政策出现了“细微调整”;一位监管人士曾向本报记者笑言,平台贷政策已经由银政博弈期,成功过渡到“预调微调”期,继今年初出炉的《关于加强2012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下称12号文),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贷款借新还旧和一次性展期后,此番政策再度作出微调:一是增加对经营规范省级融资平台的信贷投放;二是对通过资产重组和引入资产后可达到现金流全覆盖的融资平台,视同全覆盖平台提供信贷支持。
银监会前述会议也透露,银行体系要积极支持保障房等合理住房信贷需求,重点支持以省级平台为主开展的公租房、廉租房、棚改房等三类保障房建设,此举被视为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
平台贷:总量控制底线不能动
上述地方银监局人士表示,此次会议透露了几个信息,一是延续12号文精神,满足一定条件的铁路项目、符合《公路法》的收费公路项目的在建、续建项目可以获得融资支持,水利项目允许新增贷款,“这又为银行下一步发展给出了明确导向。”
“不能一刀切,该支持的还得支持。”一位监管人士如是对记者表示,然而,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清理政策的微调,并不意味着监管松绑。
上述会议中,银监会有关领导表示,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两条底线不能松动,即总量控制、不得新增,以及强调现金流覆盖、退出类平台合规性问题。
总量控制方面,按照此前12号文确定的“支持类、维持类、压缩类”三分法,压缩类平台不得给予融资支持;同时,不符合条件的不允许退出平台。
“平台贷款余额已经大幅下降了。”东南某省银监局人士告诉记者,以当地一家地级市平台余额为例,短短一年,该市地方融资平台余额下降近110亿,降幅达25%,但整体而言,未来平台贷款反弹压力仍然很大。
来自监管机构的数据也显示,今年1季末融资平台数量比去年末增加近550家,平台贷款余额上升近7000万元。
上述监管人士认为,平台贷款清理将遭遇更大的阻力,一方面剩余平台贷款可能存在大量偿还风险,难以转化为一般公司类贷款。另一方面,房地产调控重压之下,土地出让金收
入大减,土地财政的支撑作用削弱,地方政府无力更没有积极性主动化解平台债务风险。三是,平台集中到期后余额确实在下降,但实质上往往是“表内下降,表外上升”,无论企业债、中票、短融都在扩容,仍是一种变相的“借新还旧”。
以西南某省为例,该省融资平台贷款余额在4500亿元以上,今年约四分之一需要偿还,其中一季度到期250亿元,70%已正常偿还。但银监局仍然感觉压力较大,今年对地方政府的要求是最起码要按期偿还利息。
企业负债全口径管理
正如前文所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往往呈现出表内下降、表外上升的特点,其实不光是平台,包括房地产开发企业、大型央企、国企,随着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趋势愈演愈烈,表外融资日趋活跃。
而不良贷款余额的持续反弹,也让监管机构更加重视各种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这两者恰是银监会年中会议和季度分析会一再强调的重点。
参会人士透露,此番一大政策亮点便是在强调房地产贷款风险防控,加强房地产信托风险管理后,尚福林表示,今后需要探索企业负债全口径管理的办法,同时,银行应关注企业发债的安全性、流动性。
“是需要规范企业财务信息披露的时候了。”据上述地方银监局人士观察,相当多的企业财务报表,无法体现活跃的代付融资、票据、债券、信托和股权融资。
“有的企业居然将信托融资放在‘实收资本’项下,要知道信托融资存在回购问题,属于企业或有负债,但这么处理,报表上反映不出来有负债。”上述人士补充道,包括不少企业将中期票据放在其他应付款项下面。